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出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出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写于普法战争时期,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

C.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D. 诗歌《未选择的路》的写作重点放在了已经选择的路,作者想借助它告诉读者面临选择时要慎重,不要随波逐流,否则会后悔终生。

 

C 【解析】试题分析:C项表述正确。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B《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D《未选择的路》这首诗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的重点却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 一进入会场就看见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D. 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D. 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向是(  )

A. (qiǎnɡ)     步(duó)       祷(qǐ)

B. (zhànɡ)     荒草萋(qī)    妒(jí)

C. 古(ɡèn)       脑(suǐ)       锋芒露(bì)

D. (tiè)       一反往(jì)    而不舍(qi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的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