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 (1)“五经”指《诗》《书》《礼》《易》《______...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

(1)“五经”指《诗》《书》《礼》《易》《____________》,是我国儒家的主要经典。

(2)阅读选文填空。

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即将出版的小说是《__________》。你最欣赏“他”的_______品质。

 

(1)春秋 (2)保尔 《暴风雨所诞生的》 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不向命运低头。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五经”、《暴风雨所诞生的》有关的文学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塞下曲(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A.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节令特点。诗句通过对严寒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

B. “笛中闻折柳”一句是说远处传来幽忧的羌笛声,正吹奏着古曲《折杨柳》。这笛声顿时勾起了戍边战士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C. 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D. 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忧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 张华同学做事非常认真,每次上网总是仔仔细细地浏览一下。

C.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 临近毕业,同学们好像突然长大了,大家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语文是田园诗,赋师生诗意人生;语文是高山流水,在文化领域中寻觅知音;语文是河是海,让莘莘学子扬起理想之帆;语文是一坛陈年老酒,打开它人心脾;语文一三叹,余音梁;语文是一个具有美的读写听说系统,很完整,是传承母语体,(      )形成系统,学生经过学习,(     )能运用语文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ù)           寻觅    B. 体(zài)       一咏三叹

C. 莘莘学子(shēn)     申美    D. 人心脾(qìn)   余音娆梁

2.文中画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高山流水   读写听说    B. 文化领域   理想之帆

C. 余音娆梁   传承母语    D. 形成系统   运用语文

3.在括号中填入一对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要……就……    B. 因为……所以……

C. 只有……才……    D. 既然……就……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风雨过后是彩虹   

要求:(1)字数在600-800之间。(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二:你的书包与你朝夕相伴,几乎是形影不离,什么东西你都可以塞入它的囊中,书本啦,文具啦,水杯啦,手机啦,化妆品啦,情书啦……但有一天,它突然朝你发脾气了,拒装你的一件东西。它拒绝了你的什么物件?为什么要拒绝?后来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你展开想象,以“拒装____________的书包”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拥有大器量,才有大境界

韩青

  ①古人云:“时穷节乃见。”说的是越是境况不佳时,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度量、涵养。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大考场,各种各样的考试随时都会降临在你身上。古语说得好:“无度不丈夫。”要想做天地间的大丈夫,就必须拥有大器量。

  ②要想拥有大器量,就不要凡事对号入座。一次,马其顿国王阿普拉于斯在街上走时,被人泼了一身水,看到的人都说,国王该惩罚那泼水人,而他却说:“是的。不过,他并没有把水泼在我身上,而是泼在他认为的那个人身上了。”有人曾告诉苏格拉底,有人诽谤他,而苏格拉底却说:“他诽谤的不是我,因为他的那些东西在我身上丝毫都不存在。”我国北宋名相富弼,也曾遇见过类似的事情。一次外出,一名随从告诉富弼,有人在背后骂他。富弼淡然说道:“他骂的不是我,是跟我重名的一个人吧!”那个骂他的人听到后,感到羞愧至极,当面向他道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对号入座,那么结果肯定会是另一番情形:唇枪舌剑、大动干戈、针尖对麦芒,最后两败俱伤。所以,生活中,有一些火,不要往自己身上引,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不会引火烧身。

  ③想做到不对号入座,就要懂得宽容。说实话,有一些“号”就算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也完全可以不在乎。《庄子》记载:一个人去拜访老子,见老子家里凌乱不堪,心中感到非常吃惊,于是对老子说了一通不敬的话,然后扬长而去。翌日,他又回来找老子道歉。老子说:“即使昨天你骂我是一匹马,我也会承认的,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从老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些人之所以生活安宁、闲适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能够完全把是非、争斗置之度外,而是他们懂得用宽容之心去化解。

  ④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灵有足够大的空间。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也就是说,心里面想着绝望、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

  ⑤若想给心灵足够大的空间,就必须懂得拒绝和取舍。一次,有人侮辱了释迦牟尼一番,他非但没有回击,反而微笑着问道:“别人送你的东西,如果你拒收,那么这个东西应属于谁?”那人回答道:“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释迦牟尼接着说道:“这就对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要让自己懂得去拒绝假、恶、丑,为真、善、美留足空间。可是,有些“丑”拒绝不得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周作人做官时,以前的一个学生来找他帮忙谋个职位,他来时恰逢老师屋里有客,门房便挡了他的驾,他就怀疑老师在回避推托,于是便站在门口大骂,声音高得足以让屋里人听得一清二楚。没想到的是,过了三五天,那位学生就得了一个职位上任去了。有人问周作人,他这样待你,你反而帮助他,是何道理?周作人说:“能到别人门口骂人,如果不是他的境况确实不好,走投无路,他又怎么会轻易这样做?我想帮助他改善境况。”通过周作人的这一举动,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心灵宽阔的人,不仅懂得辨别美丑,更有能力对不美好的行为进行化解和疏导。

  ⑥可见,人生有大器量,才有大气象、大境界。大器量就是一座座桥,把生活中那么多的沟壑都变成了坦途,使自己和别人都走得顺畅、开阔。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最恰当?请简述理由。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4.第②—⑤段依次从哪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