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欣赏 ①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古人对夜空中...

古诗欣赏

①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古人对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有着无限的遐想追问,诗人苏轼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句子,寄托着自己的无限情怀。

B. 《秋词》一诗中刘禹锡在秋高气爽、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中直陈现实,“诗情”随着凌空的白鹤而飞到了“碧霄”。

C.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视觉、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以“聚”和“怒”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 《观刈麦》中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包含的是白居易不能忍受天热而为了缴税又不得不拾穗的无奈心情。

②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风光,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B C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所以句中“直陈现实”说法错误。(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沁园春﹒雪》上阕主要是写景,下阕是抒情、议论。故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6)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7)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8)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故逐之。(《左传·曹刿论战》)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香菱学诗》节选自《_____》,这部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2)《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初中阶段我们除《〈孟子〉两章》外,还学过选自《孟子》的《_____》。

(3)《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l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讽刺的色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感到余味无穷。

B.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临沂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江苏等省。

C. 夜幕降临,周遭寂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D.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中写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B.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都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C. 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

D. 课文《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 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 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