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雪山下的国庆月夜 鲁珉 4年前,我喜欢上了户外徒...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雪山下的国庆月夜

鲁珉

4年前,我喜欢上了户外徒步旅行。

那年的国庆前夕,与友相约徒步穿越泸沽湖亚丁。为避开“十一黄金周”,我们提前几天就进入了宁蒗到木里的无人区。经过3天的徒步穿越,当我们到达川西亚丁雪山下一个叫呷洛的小村子时,正好是“十一”国庆节,农历八月十六。

向导提前联系了一个叫扎西罗布的藏家。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时,热情的扎西大叔把我们领进一间典型的藏式房屋,非常大的正屋,中间是大大的火炉,原木地板。

放下重装包,大家开始动手做晚餐。扎西大叔的女儿白玛拉珠有些害羞,我们做饭时她笑呵呵地围着我们,看我们做汉族菜,还用不太流畅的汉语问这问那。经过一番忙碌,各种炒菜、凉拌菜、汤菜,还有饼干之类的食品,堆了满满一大桌子。

我们热情邀请扎西大叔一家和我们一起吃饭。席间,我把从千里之外带的月饼分给大家,说昨天是中秋节,今天是国庆节,我们一同共庆佳节。

扎西大叔咬了口月饼说:“这辈子还没吃过月饼呢。”我问月饼好吃不?他说:“好吃,很好吃。”他边吃边说,每当国庆时,我们就会在屋前升挂国旗。你看,那红旗在夜里也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起身从一个超级大的木柜子里搬出一个大壶,笑着说,一起喝青稞酒,庆祝国庆节。

那是我们第一次喝地道的自酿青稞酒。那青稞酒虽说有40多度,但入口好,感觉不到有那样高的度数。大家说笑着,互相敬酒,在雪山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国庆夜晚。

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扎西大叔一家是藏族,向导是普米族,马夫是纳西族,湖南驴友是土家族,四川驴友是彝族。大家一起说着,笑着,喝着一杯杯清甜可口的青稞酒,藏家房屋里充满着别样的喜庆。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此时,月光从藏家房屋的窗户透了进来,形成道道明亮的线条,把藏式房屋映照得格外美丽,似乎正散发着远古的幽香。透过窗户,还可以清晰地看见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下的夜空里随风飘扬。

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着,丝丝白云时扰时离,犹如点画上去一般。远处的亚丁夏洛多吉雪山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场梦幻。或许,在极度亮丽的月色下,悠长的情愫会悄悄地生长成对静美雪山夜空的无限依恋。

其实,一年里有很多美好的月夜。只不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恰恰又是国庆,这一天就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寄托与思念。在那雪山下的高原上,有种情怀飘然而至:伟大的祖国,60多年来,走过风雨,遇见彩虹,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深情与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时,同行的驴友都出来了,仰望着湛蓝的星空,不知谁大声说,我们唱首歌吧,唱《我爱你,中国》!大家立马附和。顷刻,雪山下响起高亢的歌声:“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月夜里,秋风起,天高云淡。抬眼望去,雪域高原下的祖国山河美丽妖娆。

年年有国庆,但在雪山下不同民族的同胞一起过国庆,却不是年年有。高原雪山下的国庆月夜,令我终生难忘。

那年以后,每年的国庆节假期,我都是背起背包,行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或许,只有繁荣富强、稳定和谐的社会,才可以让人们以这种自由美好的心,来欣赏祖国的奇峻雄伟与壮丽美好。

1.根据选文内容,按顺序说说“我们”是如何共庆国庆佳节的。

做晚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国旗,望星空→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文中“扎西大叔”的人物形象。

3.为什么说“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

4.文章多处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有何妙处。

 

1.吃晚饭 发月饼喝青稞酒唱《我爱你,中国》 2.“扎西大叔”是一个热情好客、擅长酿酒、热爱祖国的藏民形象。 3.因为那个国庆节,在扎西大叔家,一起度过这个国庆节的有藏族、普米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和汉族的同胞,我们就像一个民族大家庭,所以说“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 4.“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着,丝丝白云时扰时离,犹如点画上去一般。远处的亚丁夏洛多吉雪山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映入眼帘的景象宛如一场梦幻。”作用:①烘托出“我们”心情的喜悦;②既表达了对雪山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又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5.深化文章主旨,启迪读者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稳定和谐而努力。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提干要求和提示,按照时间顺序概括所做事情即可。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如: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时,热情的扎西大叔把我们领进一间典型的藏式房屋,非常大的正屋,中间是大大的火炉,原木地板。表明“扎西大叔”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如:那是我们第一次喝地道的自酿青稞酒。那青稞酒虽说有40多度,但入口好,感觉不到有那样高的度数。表明“扎西大叔”是一个擅长酿酒的人。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上下文分析。首先找到题干在文本中所处的内容,结合下文“扎西大叔一家是藏族,向导是普米族,马夫是纳西族,湖南驴友是土家族,四川驴友是彝族。”分析即可。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合本文具体分析。例如: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此时,月光从藏家房屋的窗户透了进来,形成道道明亮的线条,把藏式房屋映照得格外美丽,似乎正散发着远古的幽香。作用:①烘托出“我们”心情的喜悦;②既表达了对雪山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又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段作用的分析。分析作用一般从结构上和内容上等两方面分析。“只有繁荣富强、稳定和谐的社会,才可以让人们以这种自由美好的心,来欣赏祖国的奇峻雄伟与壮丽美好。”在结构上总结上文。内容上是深化主旨,点明中心。抒发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字中“A”处原是“她”的名字。请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祥子产生的影响。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A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A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班准备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该班主题班会上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根据上下文将其补充完整。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浪费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________________的良方;浪费是________________的露水,节俭是长流不断的清泉.

(2)第二小组成员正在策划一项活动,甲同学建议办一期黑板报或一份手抄报,乙同学建议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丙同学建议在班上和校园里张贴宣传标语,丁同学策划的活动既新颖又有意义,得到大家一致赞同。请写出丁同学策划的活动名称及目的。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思乡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第③④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我国自主研制的C 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举世瞩目。②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 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③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④为此,他们着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承载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

(1)句③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④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架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 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