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修改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修改:把“改进”换为“提高”)
B. 秋天的中山是美丽的季节。(修改:把“秋天的中山”改为“中山的秋天”)
C.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修改:把“否”字去掉)
D.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修改:把“关于”去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C. 老师历尽心血地教导学生,从没一丝怨言。
D. 他想说什么, 但梗住了, 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春秋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最后一课》是由法国作家都德写的短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起因、经过。
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邓稼先,“jū ɡōnɡ jìn cuì(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请根据文中括号处的拼音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古诗文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郭茂倩《木兰诗》)
(8)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茂倩《木兰诗》)
(9)《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0)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