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笨鸟慢飞 梅寒 那时候,农村还没通电。没有电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笨鸟慢飞

梅寒

那时候,农村还没通电。没有电灯,漫长的夜晚只靠一豆灯火照明。没有电视,日子却过得一点儿也不寂寞。冬天的夜晚,我家是全村老少爷们儿快乐的天堂。父母人缘极好,农闲时节,村上老老少少都喜欢到我家里坐会儿聊会儿,尤其那些十四五岁的大孩子,更把我家当成他们的据点。

小五哥哥是每天必到的一个。

留着茶壶盖儿头,鼻子下面永远拖着两条黄浊的鼻涕,上衣的前襟下摆总是一片长一片短——不知为什么他衣上的扣子总是找不对自己的家,裤子差不多常年吊在脚脖上边——小五哥哥是家里的老小,一年到头几乎都在穿哥哥们打下来的旧衣服。那样一个男孩子形象,即便在那时的农村,也是少见。所以,小五哥哥在所有的哥哥里,给我的印象也最为深刻。

冬天的夜晚,漫长却不冷清。四五个十几岁的大孩子都跑到家里来,湖天海地地侃,有时也会玩点儿小孩子们才玩的捉迷藏的游戏,却多是让我和小五哥哥去藏,他们找。那一群里头,数我和小五哥哥年纪最小,我们两个就成了那些大孩子们逗弄的对象。

大哥哥们一声令,说:开藏!我和小五哥哥就一溜烟儿地跑了。各自找个犄角旮旯把自己藏起来,大气不敢出,等着来找。那些来找我们的大哥太狡猾,未等我们藏好,就大喊:藏好了么?去找吧。我知道那是他们在诱我们出声呢。死活不应。可怜小五哥哥,每叫必答:藏好了,来找吧。哪还用找?哈哈大笑着就把他从一个米囤里给拉出来了。小五哥哥还一脸的无辜:我藏得这么严实,你们怎么就一下子找到了?得到的回答——脑门儿上挨一指头加一声“笨蛋”。

如此次数多了,小五哥哥就变得聪明一点儿。再用如此招数,不管用了。小五哥哥也懂得沉默是金。再换别的招儿。找了半天,找不到,就大声说:出来吧,我看到你们了。说这话时,有位大哥把我的脚给踩着了,他还故意在上面轻轻碾动了一下,疼得我直咧嘴。那也不出声。这样的招数在小五哥哥那里就不管用,他看到别人的腿,就相信别人的嘴,摸着脑袋就从藏身处钻出了。其实,人家根本就没发现他。

小五哥哥一年到头穿不了一件新衣。那次,姑妈一狠心,就给他做了一条新表新里新棉花的新棉裤。也巧,新棉裤做成了,四哥就从外面买回一条新腰带,小五哥哥看着眼馋,死活缠着要系上。穿戴一新的小五哥哥那天显得特别骄傲神气,倒背着手就进了我的院门。那天,哥哥们不再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改做算术题。我和小五哥哥比赛,先算对者为赢,输了的就得喝下一茶碗白糖水。结果,那天晚上,小五哥哥把肚子喝成了一个圆球。后来,是我母亲实在看不下去,不让他们继续考下去。

小五哥哥抱着圆滚滚的肚子飞快地朝家跑,进门就跟姑妈说:娘,我想尿……新腰带系着很神气,却给小五哥哥带来极大的麻烦,他只知道如何系上去却不知道如何解开。姑妈急急地去给他解开腰带,说,好了,快去尿吧。尿完了。

小五哥哥满脸沮丧地回。

喝了大半晚上的白糖水,全装在他的新棉裤里了。恨得姑妈拉过来就把他拍了一顿,边拍边骂:小祖宗,你脑子里就没弦儿啊,人家让你喝你就喝?

小五哥哥低声嘟哝:我算不出数来不就得喝么?

小五哥哥的笨,也因此而出名。

小五哥哥确实不是一般的笨。他比我大四岁。我读小学一年级时,他早已上了两年学了。我们竟然又成了同班同学。后来,我去读初中了,他还留在五年级里,成了我的学弟。初中三年,小五哥哥开始慢慢显示出他的优势来——终于开窍,知道读书有用处了。脑子却仍然不那么灵光,死学死磕,在班上也就是个中游水平。那水平,能混个初中毕业证儿就不错,家里人谁都不指望他能考上高中。他偏偏就歪歪扭扭考上了,虽然只比分数线高出弱弱的一分。

小五哥哥读高一那年,我已在忙碌着准备迎接高考了。学习紧张又忙碌,一个月不得回家一次,给我带饭的任务就落到小五哥哥的肩上。他每周都要回去一次。姑妈姑夫年纪大了,哥哥姐姐们各自成家过日子,家里的经济日趋紧张。每周来回三块钱的车票钱,就够小五哥哥吃半星期的菜。来回两百里路,他骑一辆破旧的大金鹿自行车,来来回回地丈量。

有次去小五哥哥宿舍找他有事,正见小五哥哥捧着一本书坐在宿舍外面晒他的煎饼。屋里潮气太重,小五哥哥带去的煎饼全长了长长的毛,红的,绿的,黄的,密密麻麻,把黄澄澄的玉米煎饼长成了花花绿绿的地图。那样的饭,在我,早扔了。小五哥哥却舍不得扔,他知道姑妈烙一回煎饼太不容易。一张张揭开,把上面的毛擦净,再放在宿舍门口的太阳底下晾晒一番,就可以再对付着吃了。看到小五哥哥吃那样的饭,回宿舍后我难过了好久。他却不要我给他送去的那些香喷喷的小米煎饼。他说,能吃饱肚子就行,学生不必太讲究。

读了高中之后的小五哥哥,更加用功,有点破釜沉舟的架势了。父母年纪渐长,家里的费用开支也越来越大。哥哥嫂子们不但不在经济上援助他,还在背后不断地给姑妈吹风:那么笨的一个人儿,能考上大学?

小五哥哥最终用几大麻袋演算纸和一副厚厚的近视镜换回来一张几乎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大学通知书。一所三类理工科大学,已是小五哥哥那时所能拿到的最好的成绩。学费是那个暑假自己去挣回来的。跟着哥哥们到建筑工地上当小工,一身泥一身水,一个暑假下来,苍白瘦弱的小五哥哥就变得黑滚滚的了。他揣着自己赚来的一千多块钱,踏上了开往学校的列车。剩下的那一些,他通过学校的助学贷款来缴足。

去年寒假回老家,开车过黄仁山口时,一辆白色的现代车呼一下从我们身边超过去,超过后忽然又减速慢下来。车窗摇下来,竟然是小五哥哥。算来,已有好多年不见了。此时的小五哥哥西装革履,鼻梁上架一副银框近视镜,比以前白胖了许多。小五哥哥已是我们市工商行财务科长,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在市里买了房,购了车,八十岁的老母亲不愿意跟他到城市里去,他便每个周末都抽空儿回家来看看。

谁能想到你小五哥哥能混到今天这个样儿呢?现在村上那些跟他一般大的,哪一个也不如他。回头跟母亲聊起小五哥哥小时候的糗事,仍然忍不住要笑。笑过后,又由衷地替小五哥哥的今天觉得欣慰。

想起小五哥哥读高中时曾给我说的一段话来:都说笨鸟先飞,笨鸟其实也可以慢慢飞,你天生比别人笨些,就要让自己接受这个现实,知道自己哪里可以起飞,哪里必须停止,这很重要。

笨鸟慢飞,不争不抢,不卑不亢,后劲十足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  ②________  ③西装革________  ④________

2.童年时的伙伴是纯真的,也是美好的。作者说“小五哥哥在所有的哥哥里,给我的印象也最为深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本文语言平实质朴,却又生动形象。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屋里潮气太重,他带去的煎饼全长了毛,红的,绿的,黄的,密密麻麻,把黄澄澄的玉米煎饼长成了花花绿绿的地图。

4.在与小五哥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作者记述了一系列事件,请你概括出关于小五哥哥的几件事。(写出其中4件即可)

5.作者以散点叙事的方式将童年琐事娓娓道来,在童年的伙伴中唯有小五哥哥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这个笨笨的小五哥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6.“谁能想到你小五哥哥能混到今天这个样儿呢?现在村上那些跟他一般大的,哪一个也不如他”,作者写下这段话时感慨颇多,你如何理解作者的心理?

7.能力差的人做事恐怕落后,都要比别人先行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笨鸟”应“先飞”,而本文文题却说“笨鸟慢飞”,你怎样理解这个文题?

 

1.①gā②niǎn③lǚ④qiǔ 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小五哥哥的外貌,描写出小五哥哥的特别,引起下文来描写小五哥哥的几件小事。 3.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长了毛的煎饼比喻成地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煎饼已变质得厉害,突出小五哥哥生活艰苦(或突出他能吃苦)。 4.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常常被大家用招数诱骗出来;做数学题目时算错了被罚,喝了一肚子水;读书时因脑子不灵光而留级;磕磕绊绊地考上了高中;住宿时吃发霉的煎饼;到建筑工地当小工赚学费;成功后每周回家看望母亲。(写出其中4件即可) 5.示例:①“小五哥哥低声嘟囔:我算不出来不就得喝么?”说明小五哥哥诚实憨厚;②“读了高中之后的小五哥哥,更加用功,有点破釜沉舟的架势了”“小五哥哥最终用几大麻袋演算纸和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换回来一张几乎让所有人都吃惊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表现了小五哥哥刻苦学习的精神;③“小五哥哥却舍不得扔,他知道姑妈烙一回煎饼太不容易。一张张揭开,把上面的毛擦净,再放在宿舍门口的太阳底下晾嗮一番,就可以再对付着吃了”,表现小五哥哥生活简朴,体谅父母;④“到建筑工地当小工,一身泥一身水,一个暑假下来,苍白瘦弱的小五哥哥就变得黑滚滚的了。他端着自己赚来的一千多块钱,踏上了开往学校的列车”,说明小五哥哥自强自立,不怕吃苦的精神;⑤“八十岁的老母亲不愿意跟他到城市里去,他便每个周末都抽空回家来看看”,表现小五哥哥孝敬父母。 6.小五哥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作者很佩服他,也为他感到高兴;同时作者也有所悟:只有努力刻苦,才会有甜蜜的收获。 7.文中指小五哥哥天资笨拙,但通过自己踏实努力取得了成功。赞美了小五哥哥勤奋努力、脚踏实地的品质,说明即使天资不高,如果能正视自己、不卑不亢、努力奋斗,也能获得成功。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此题应该注意“旮”字应该读“gā”,“履”字的韵母部分不要写错。 2.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我们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作用时,应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三方面考虑作用,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小五哥哥在所有的哥哥里,给我的印象也最为深刻”是因为他的外貌,“一个男孩子形象,即便在那时的农村,也是少见”,同时这句话也引出了下文对小五哥哥事件的介绍,衔接比较自然。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注意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动词和拟人化的词语,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把黄澄澄的玉米煎饼长成了花花绿绿的地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煎饼已经变质,突出生活条件的艰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刘元卿《应谐录》)

注释:①援:引,拉。②燔(fán):烤。③讼(sòng):裁决。④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⑤已而:不一会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获则__________         ②已而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3.兄弟俩为什么争吵?事情的结果如何?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作者_______(人名),是_______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俄而__________     (2)雪__________

(3)差可__________   (4)风起__________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内集”“欣然”“大笑”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5.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名句积累与运用。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观沧海》中描绘水波荡漾,山岛耸立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描绘出两岸与上涨的潮水持平,江面开阔,顺风行船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景物描写,为全词创造了悲凉沉重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静mì______    ②粗guǎng______  ③lì______临    ④吝sè______

⑤水zǎo______   ⑥朗rùn______    ⑦hòu______咙   ⑧应hè______

⑨sǒng______峙   ⑩冷liè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酝______  ②______  ③抖______  ④______

______  ⑥______  ⑦干______  ⑧访______

⑨高______  ⑩池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