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天寒又见梅花开 ①也许是受古代文人的影响,我一直喜欢顶霜傲雪的梅花。 ②进入腊月...

天寒又见梅花开

①也许是受古代文人的影响,我一直喜欢顶霜傲雪的梅花。

②进入腊月,天寒地冻。太阳挂在空中,很明艳,却总好像放不出一点热量的光芒。一排排落尽树叶的杨树树梢吱吱地奏着寒冷的冬曲,更加衬托出寒彻刺骨。街上行人渐稀,都给寒冷的北风逼仄到温室里去了,只剩下一天一地的寒潮。这时日,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降临,那真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天寒又见梅花开。我家室内阳台上的那株腊梅又开花了。正所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花诗意盎然的气息。

③到过广州南雄梅岭的游客或许知道,在梅关古道南坡的“半山亭”旁,安放着一块勒石.上面镌刻着何香凝的一首《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初绽的梅花让何香凝想到北伐战争的艰难曲折和革命志士的坚定的革命精神。1926年12月7日,何香凝来到广东大余县时,正值冬日,梅岭为大雪覆盖,只有红白的梅花盛开,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何香凝,以致她在岭下等船时,又独自返回梅岭观赏。梅花傲立雪中,悄然开放,何香凝感慨无限,赋诗一首《重游大庾岭》:“十月重观岭上梅,黄花笑雪傲霜开。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表达了自己相信革命终有一天要胜利的信念。

④见过梅花绚丽灿烂之后,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感受了梅花的孤清高洁,见过梅花报春而后隐去,这些,与人的品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烦忧、离愁都暂时隐退,心里盈满的就会是春的消息。梅开与不开,也总会让    人生发缤纷的联想。“乱写梅花纵复横,千株万株虬如铁。”这是当年武将彭玉麟看梅的感    觉。“霜月正高花下饮,酒阑长啸过梅关。”陈元晋对月饮酒后,酒壶一甩,吼着嗓子走向了梅关,这是文人的感觉。清代著名词学家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之一):“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香雪”,指梅花,他说我有江南的铁笛,我要靠近一枝香雪的梅花,而且要“吹彻玉城霞”,使我的笛声一直飘到天上,飘到“玉城”的云霞之中。张惠言说,因为我受了感动,所以我要让铁笛声音一直传到天上的玉城,让那玉城上的云霞都受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啊!

⑤我赞美梅花,我崇尚梅花高洁的品格。由此,我联想起一位同学向我讲述他单位一位女同事孝敬公婆的感人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叫王梅,在高密一家金融部门工作。一听她的名字,就让人想到梅花,她的人品犹如梅花。那是去年冬天梅花盛开的时节,她的年已80岁的婆婆因摔倒跌成重伤造成骨折,卧床不起,需要照顾。她的85岁的公公因腹部主动脉血管瘤,亟需手术治疗。这当儿,工作上一向要强的王梅,一边劝身体还在养病的丈夫,一边联系潍坊人民医院需手术治疗的大夫。等到潍坊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已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公公作为85岁高龄虽然手术成功,但身体极度虚弱。三天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公公拉尿在床,都由她一个人收拾,不明内情的病人家属夸这位老人有个“好闺女”!过年回家后,需要24小时轮流看护,这副重担又几乎全部落在了这位柔弱的女子身上。俗话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对王梅来说,“公婆就是俺爹娘”。在她看来,“照顾好公婆,才是俺做儿媳的本分呢!”有同事这样赞美她道:“王梅心中有大爱,困难面前不言败;伊人心中有大德,绚丽梅花朵朵开!”

⑥别样梅花别样情。辗转斗室,静观梅花,无言诉说着倾慕,尽情享受着心灵的纯净安然。此情此景,我的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1.文章以“天寒又见梅花开”为题,有什么好处?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文字的妙处。

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

(2)第③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3.从第④段看,梅花在精神上给人哪些影响?

4.本文第⑤段和链接材料都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们各自在文中的表  达效果。

    【链接材料】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它们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本文第⑤段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材料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标题一语双关,既指植物梅花,也指文中的王梅这个人;标题将以“天寒”衬托“梅花顶霜傲雪的品格”,突出主题。 2.(1)这段文字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腊梅不胜娇羞和散发馨香的情态,突出了梅花凌寒开放的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腊梅的由衷赞美之情。 (2)内容上,借何香凝的两首诗侧面赞颂梅花的高洁品格和给人的精神启迪,结构上,引出下文写梅花的诗句及其给人精神启迪的联想。 3.(1)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2)总会让人生发缤纷的联想。 4.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的手法。(1) 本文第⑤段借梅花高洁的品格赞美王梅悉心照顾公婆、心中有大爱的美德;(2)链接材料借白杨树的不平凡赞美北方的农民,和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题的作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后再作答。“天寒又见梅花开” 一语双关,字面意思:植物梅花,也指文中的王梅这个人;深层含意:以“天寒”衬托梅花顶霜傲雪的品格,突出主题。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2.试题分析:(1)欣赏文句。“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显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腊梅的情态外,还要答出作者对腊梅的情感。(2)考查语段的作用。考查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来作答。内容上,赞颂梅花的高洁品格和给人的精神启迪,结构上,引出下文的写梅花的诗句及其给人精神启迪的内容。这是语段作用题的一般的解答方式。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题干问从第④段看,梅花在精神上给人哪些影响。一定要看懂语段的内容。可从语段中提取关键句作答。如“见过梅花绚丽灿烂之后,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梅开与不开,也总会让人生发缤纷的联想”等。 4.试题分析:比较阅读。问表现手法的异同及表现手法的作用。从两文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上看,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对第⑤段作用:借梅花高洁的品格赞美王梅悉心照顾公婆、心中有大爱的美德;对链接材料作用:借白杨树的不平凡赞美北方的农民,和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总之,答作用时一定要答出文章的中心或作者的情感倾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①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融入当下,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目前,从戏曲、书法、武术进校园,到新教材增加古诗文比重,无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既可行可操作,效果也可期可赞。

②不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①之中。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媒体曾报道,某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800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

③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否则,妍媸②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采,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④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列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⑤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

【注】①泥淖nào,烂泥、泥坑。②妍媸,拼音yán chī,表示美和丑。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9月26日02版,有改动)

1.第②段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从____________角度论证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概括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联系文章内容,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诵读经典?

 

查看答案

《你休息对了吗》

①你会休息吗?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累?为什么你花了好几万去岛国度假并没有增加生活的热情?我们真的明白休息的含义吗?我们休息对了吗?

②休息的真正含义是恢复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

③休息方式有很多种,睡眠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非常适用。“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④但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一味地补睡眠并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之后,你叹道:太累了,今晚我要睡个好觉。其实这是一个陷阱。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使你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这样你可以理解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的原因。

⑤既然睡觉不是帮助脑力劳动者休息大脑的最好方式,那什么休息方式才是行之有效?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以便使头脑清醒,而不是睡到日上三竿。

⑥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学问时,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不能连续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他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思考下去。所以,如果你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这对脑力劳动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休息方式。

⑦有时精神超级紧张也会让我们产生疲惫感,那不妨尝试做点有挑战的事。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精神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可以去做一些如赛车、蹦迪等精神高度紧张的事。

⑧还有一种疲惫,来自对现有的一层不变的生活或学习的厌倦。对付这种疲惫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学习一项新的技艺,去体验一种新职业等,以激发热情。

⑨当然,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

1.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疲劳和休息方式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根据文章内容,从生理机能的角度加以说明。

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叹道:太累了,今晚我要睡个好觉。其实这是一个陷阱。”句中的“陷阱”具体指什么?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时我们睡了很久,但是还是觉得累,很可能是我们的休息方式错了。

B. 我们语文老师喜欢下午放学后在操场跑步,他觉得这是一种正确的休息方式。

C. 对于我们每个中学生来说,学习之余消除疲惫的最好的休息就是运动。

D. 医师建议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去动物园当驯狮师,结合本文的有关内容看,这种治疗方式是可行的。

 

查看答案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战国时赵国君王。御:通“驭”,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即王良。②俄而:一会儿。这里为不久的意思。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赵襄主学于王子期_____________    ②三易马而三____________

③术已尽,用之则_____________    ④而后可以进速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子教我御

A. 千里者(《马说》)    B. 夫君子行(《诫子书》)

C. 无案牍劳形(《陋室名》)    D. 何陋有(《陋室铭》)

3.按要求用“/”划出下面两个句子的停顿。

(1)此 君 之 所 以 后 也。(主谓之间)

(2)恐 前 后 受 其 敌。  (动宾之间)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狼”专题语文实践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知“狼事”】班级要开展讲故事比赛,你准备了一个有关“狼”的故事,请将故事的题目(含“狼”字)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识“狼性”】一位网友在校园网站上发了一个表现狼性凶残的帖子。你认为,狼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就想象了一个描写片段,回了帖子。

[楼主](狼性凶残)那只狼龇了龇锋利的尖牙,吐出那长长的血红色的舌头,大模大样地蹲在厚厚的雪地上。昏暗的夜色中,像萤火虫般的绿光闪烁,这是狼的眼睛在闪着凶恶的光芒。

[回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狼道”】某企业要以“狼道”作为企业文化,请你仿照右图的两条内容,再写两条。

生存第一:永远的危机和斗争意识。

规则第一:永远的服从和执行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水浒传》的作者是大约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名著《水浒传》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氏父女被渭洲状元桥下的郑屠欺负,幸得见义勇为、粗中有细的鲁达仗义相救。

B. 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水浒人物之一,最终在和朝廷的对抗斗争中,被朝廷追杀致死。

C. 宋江原是一位仗义疏财的义士,逼上梁山以后替天行道,但是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最终选择了妥协、招安,葬送了起义事业。

D. “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吴用、晁盖等人设计在酒中蒙汗药,欲擒故纵,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杨志一行人全被蒙汗药麻倒,生辰纲被劫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