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

⑦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

2.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选文第⑤段,请简要写出羚羊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

4.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5.选文第⑦段加点词“那时”指什么时候?

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阳光照进羚羊峡谷时,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B. 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

C. 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

D. 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定时地冲过狭缝谷。

 

1.位置、特点、构成、成因和发展。 2.摹状貌、打比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羚羊峡谷谷壁美妙的形态特点。 3.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4.第③段整体说明羚羊峡谷的特点,第④段说明上峡谷的特点,第⑤段说明下峡谷的特点,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第③段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第④⑤段分写上、下峡谷的特点,第③段与第④⑤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 5.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的时候. 6.D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雨夜的灯光

⑴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⑵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⑶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⑷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⑸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⑹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⑻“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⑼“我送送你们吧!”

⑽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⑾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⑿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⒀“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⒁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

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

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 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⒂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⒃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内容

段落

⑴—⑶

⑷-⑹

⑺—⒂

主要内容

A:___________

“我”与父亲摸黑赶路

B:__________

“我”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2.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4.选文第⑿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5.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

B. 就之如                    停数

C. 九族                   其将归见其

D. 羲、和                 苟全性于乱世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

——《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

(1)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C.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D.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2)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的一项是(  

A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全词以“语贯穿始终。

B阕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__

(2)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3)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

(4)《春望》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