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 电影《战狼2》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C. 当你对眼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另一种味儿就在你的心头悄悄地潜滋暗长了。

D.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课程培训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正确;B.“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用在此句不合语境;C.“潜滋暗长”的意思是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多用贬义;D.“汗牛充栋”指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属用错对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pián)   酒(liàng)      剑拔张(nú)      无边无(yín)

B. (yòu)    开小(chā)      大义然(lǐng)    强不舍(guō)

C. (bó)     释(chǎn)       那(shà)         滋暗长(qiǎn)

D. (pōu)    热(chén)       圈(yùn)         汪洋万(qǐng)

 

查看答案

请以“我最_________的一位班主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⑵字数不少于500字;⑶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一个人独自居住,她的儿女都在远地工作,很少回家。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用原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                                                                

②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描写,作用是: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_________(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______(详写,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5.仿照“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所写的这个仿句的理解。句意理解不少于50字。

仿句:长大,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理【解析】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臧克家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哪一句话最能概括选文内容?

2.根据提示赏析下面句子。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方法提示: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方法提示: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3)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方法提示:体会四字短语连用的效果)

(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方法提示:关注描写角度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写出两点即可。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