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加点词语(3    

(1)溪行______________

(2)渔人甚_____________

(3)便还家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 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 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 全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 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 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1.沿着,顺着; 对……感到惊异;同“邀”,邀请 2.(1)土地平整宽阔,房屋整齐。有良田、美池和桑林竹林。 你想写复杂点就写 此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2)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 3.A 【解析】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年代:东晋 参考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异”意思是“对……感到惊异”。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俨然”意思是“整齐的样子”,“足”意思是“值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与之构成排比句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 香;生活是一本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

B. 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母亲便kuān wèi_______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________,容不得闭塞。

(3)当它jiá rán ér zhǐ__________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àn wéi guān zhǐ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蒹葭》)

(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陆游坚贞不屈,虽死犹未悔的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把李白的《送友人》默写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