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无丝竹之乱耳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无丝竹之乱耳

 

无/丝竹/之乱耳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下面的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______   案______

 

查看答案

本文塑造“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写一个片段。

【写法分析】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貌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做法,表现“我”对她的“憎恶”与“讨厌”。后半部分着重写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表现“我”对她的佩服和敬意。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此写法的运用使文章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抑”和“扬”的前后,必须具有对照性,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这种对照越鲜明越好。②“抑”“扬”两者,应该重点写“扬”,“抑”只是衬托。

 

查看答案

拓展阅读

第28个“馅饼”

乔  叶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眼窝,戴着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阿姨,你是老师吗?”

“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历史,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两个多小时后走出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于是,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铛,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她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下,她写下地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

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收)”。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说有我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我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方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个“馅饼”。

1.选文与课文都使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使_____________多变,使文章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_________________更加丰满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结合全文,说说标题中“馅饼”的含义。

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赏析下列句子。

(1)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加着重号的词语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哈提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查看答案

阅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问题。

1.阿长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选文第①段与第⑤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4.选文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查看答案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班级开展了一次“走近鲁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推荐一篇(本)课外读过的鲁迅的作品,并写一句推荐语。

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边是出自鲁迅《自嘲》中的两句诗的书法作品,对其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采用楷体,中正平稳。

B.用笔饱满,形神兼备。

C.字形瘦长,笔画飘逸。

D.大小匀称,徐疾有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