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假如”,哪来真知 ①历史上有“杞人忧天”的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没有“假如”,哪来真知

①历史上有“杞人忧天”的故事,用以形容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但从科学角度看,它不仅不是庸人自扰,而且还提出了古代天文学领域的一个大问题——天为何掉不下来?几百年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万有引力定律,终于弄清了这个“假如”。由是观之,没有“假如”,何来真知?

②“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说杞人忧天是傻问题,其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这样做终止了探索和发现。当初,“骨诱导功能”欲把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变成有生命的组织,被称为“怪异想法”,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没有动摇,潜心探索18年终于修成正果,用新型陶瓷仿制骨头植入人体受损部位,诱导断骨自动生长愈合,被誉为“划时代的医学材料发现”。事实上,“假如”在没有成真之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

③“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正成为今天不少人的生存状态。忙、急、快、躁的生活节奏,令“异想”“假如”的空气日渐稀薄。“很勤奋,但缺少想法;会考试,但不会提问”,成为不少学生的写照。科研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项目申请也好,立项评审也好,都对“马上成功”更感兴趣。

④今人不愿“杞人忧天”,无非是被眼前利益所困。在科学研领域中,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已是个通病。“假如”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势必有损成功率,加之越是“划时代成果”,越需要长时间沉淀和考验,而当前科技项目周期短,要追赶时间进程,“杞人忧天”只能让位于效率优先。于是,不少研究成果沦为功利主义的衍生品,原始创新越加受阻于科研低端化和山寨化趋势。

⑤科学研究是探索和创造,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如果怕失败,研究只会原地踏步。当务之急,是从忙、急、快、躁中解脱出来,不被眼前功利所困。当然,“假如”不是主观臆想,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归纳和抽象基础上,大胆突破已知束缚,提出有待验证的问题,然后深入实践中寻求答案,打开另一个新天地。宽容和激励“假如”,应把握好这个基本点,以免伪科学和妄想干扰了真科学探索。

⑥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求索精神。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离不开实证,没有实证,就没有科学,“假如”也就毫无意义。法拉第提出“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假设之后,10年间做了无数次实验,才发现和证实了电磁感应背后的规律。有些人或是因为惧怕求证过程耗时费力,或是抵制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而放弃学术操守,篡改和修饰数据以证明伪假设,这不仅会大大伤害学术声誉,也为社会埋下了巨大隐患。正因为这样,越要激励“假如”,就越需要严惩造假。

⑦老子有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处理好“有之之利”和“无之之用”的关系,激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严谨精神,人才的苗子才能在肥沃土壤上顺利成长为科学巨匠,我们这个科技大国也才能真正崛起为科学强国。

(选自《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杞人忧天”有何作用?

3.文中列举张兴栋和法拉第的例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

4.读完全文,你认为“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有什么联系?试举例阐述。

 

1.没有“假如”,哪来真知?(或:没有“假如”,就没有真知。) 2.由成语故事开篇,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作者的观点“没有假如,哪来真 知”;作为事实论据支撑文章观点。 3.列举张兴栋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假如’在没有成为真知之前,差不多都是‘怪异想法’,但‘怪异’不等于谬误,许多时候‘怪异’恰恰是‘见人所未见’”(或“大胆假设”);列举法拉第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从‘假如’到真知,离不开反复实证,就得多些求索精神”(或“小心求证”)。 4.示例:“大胆假设”是“小心求证”的前提,“小心求证”是“大胆假设”的保证。法拉第如果不提出“磁能转化为电能”的假设,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无数次实验;如果没有10年间做的无数次实验,就不会发现和证实电磁感应的规律。可见,“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标题就是论点。标题是读者接触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议论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没有‘假如’,哪来真知?”用反问句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没有“假如”,就没有真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目送(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

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2.分别用8个字概括出华安在儿童、少年、青年等三个不同时期和分别时或同路时的表现与心理变化过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

(1)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 ,四座泪纵横。(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2)料知短兵不敢接,_________________

(3)《月下独酌》中,诗人珍惜与明月的纯洁友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登楼》中写景有囊括天地之感,论事有纵观古今之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__________(国名),慧骃马族两个美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B.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查看答案

选择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B. 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的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C.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