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

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 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戏途中    B. 渔火点点    C. 月夜行船    D. 水乡夜景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 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 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 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 点 磕 夹 飞    B. 点 敲 混 飞

C. 磕 点 混 箭    D. 点 敲 夹 箭

4.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 味觉 视觉 听觉    B. 嗅觉 听觉 视觉

C. 嗅觉 视觉 听觉    D. 味觉 听觉 视觉

 

1.B 2.D 3.A 4.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拟定。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文段描写的是月夜行船去看戏的过程,渔火只属于环境描写的一小部分,B项小标题不能完整地概括节选的几段文字,选项作为小标题不恰当。A、C、D项作为小标题恰当,故选B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描写了“我”的心情经历了一个从重到轻松的过程,表现了一个孩子去看社戏之前的复杂的精神状态,与C项相符,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选择与运用。①处,开船的时一般要用竹篙轻触岸边使船移动,“点”表现了动作的敏捷轻快,“磕”则显得笨拙;②处,在船挪动后要行驶时,需要有一个向前的力,因此此时的动作应该比“点”更重一些,用“磕”比较合适,“敲”是由上往下的一个力,而船的动力应该是由后往前的,因此“敲”不合适;③处,“夹”字更有层次一些,可以和谈笑声、叫嚷声区分开来,而“混”则没有这个效果;④处,题干要求是“动词”,“箭”并不属于动词。文中①②③④处应依次填入“点”“磕”“夹”“飞”,与A项相符,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感官角度的分析。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要结合具体的描写来进行分析。文章第二段,豆麦和水草散发出的清香属于嗅觉描写;月色、连山、依稀望见的赵庄属于视觉描写;“似乎听到歌吹了”属于听觉描写。故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为嗅觉、视觉、听觉,与C项相符,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 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屋舍俨然

(2)黄发垂髫

(3)颖脱不

(4)亦雅咏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鲜美  古义:     今义: 

(2)交通  古义:     今义:

(3)妻子  古义:     今义:

(4)绝境  古义:     今义:

3.翻译下列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4.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出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查看答案

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③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旗飘飘把手招。

⑤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⑥ 你的朋友即将远行,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 劝勉他。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______

(3)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