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B. 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C. 考试考了个鸭蛋,他仍不以为然,难怪老师要骂他。

D. 刘备思贤若渴,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在我国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佳话。

 

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应该用“不以为意”。故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④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木兰诗》)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

(1)斑lán_____(2)xuān闹_____(3)bǔ育_____(4)至死不xiè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村上春树说,年轻时有一天他坐在棒球场的看台上,一只球正在飞过来,突然间一个念头从天而降,他决心当一个小说家,这是他人生的决定性瞬间。我们相信作为一个个体,人生中也会有许多格外玄妙而与众不同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我们有时会被一本书、一朵花、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个词击中,它会让我们从迷失中醒来,这就是唤醒的力量。

请以“唤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除了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卷面书写

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查看答案

某校文学社向九(1)班学生吴木同约稿,要求下周一上交。吴木同在周末完成写作后,打电话给语文老师李老师,请他帮忙修改。李老师正好自驾出游,于是推荐本校殷老师,并提供联系电话。假如你是吴木同,请你给殷老师发一条短信,说明情况,寻求帮助。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之,举茂才,四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密愧而出。 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尝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张堪,南阳宛人也。世祖徽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民耕种,以致殷富。

帝尝召见诸郡计历,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_______

⑵四荆州刺史________

民耕种________

⑷其仁以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子孙尝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画一处)

⑴ 暮 夜 无 知 者                     ⑵ 渔 阳 太 守 张 堪 昔 在 蜀

4.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     )

例:已而细柳营

A.     B. 以此遗    C. 堪闻之    D. 而堪去职

5.对甲乙两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的“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现在常说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B. 甲文通过“暮夜拒金”“拒‘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子孙开办产业”的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而乙文则通过“献计获胜”“败敌富民”等事件来表现人物品质

C. 甲乙两文都运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并着重通过人物的典型语言来凸显人物的特征。

D.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这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在金钱方面的表现却可圈可点,这种高风亮节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

6.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