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2017届中考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题文)(2017届中考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 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解析】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应为“我家的几个亲戚”。B结构混乱。去掉“的原因”。D成分残缺。句尾加“深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谁敢肆意发动侵略战争,那就必将玩火自焚

B. 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古训视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C. 他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一颗令人瞩目的体操明星。

D.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届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护(bì)    告(dǎo)    招(lái)

B. (pàn)   匀(chèn)   亮(liáo)

C. 然(mó)    笑(cī)     田(pǔ)

D. (tān)   息(qī)     酷(xiāo)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我想对你说

要求:①在答题纸上补全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

①文中如需涉及所在区(县)名,一律用“秦县(区、市)”代替;

②文中如需涉及学校名称,一律用“学校”代替;

③文中如需老师姓名,一律用“安老师”代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苔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1.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

2.“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之民,闻之,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③薄则亟④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④亟(jí):急切,急迫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

(2)臣,民也

(3)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未有也  

(4)狱吏半以为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价一者千金          吴广以为

B. 夫薄可以旷日持久者    舍鱼取熊掌者也

C. 墙薄亟坏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一者厚倍,是千金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翻译下列句子。

(1)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

(2)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4.范蠡用两块玉璧的例子告诉梁王治国之道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