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I 枯萎的蒲公英 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

现代文阅读I

枯萎的蒲公英

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

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1.文章第二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文章划线句子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 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3.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解析】 1.此题考查了对文段主题的总结。从文段中的“冬日的午后”、“沁骨的凉”、“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等语句,可以分析出答案: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 2.此题考查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因为本文的主题是写母亲,所以文中的情感应该与母亲有关,第一处看到了蒲公英对子女的爱而想到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第二处为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3.此题考查了对语句的赏析。赏析句子时的格式为:此句运用了xx修辞或者细节描写,生动的写出了(浅层意思),表达了(深层意思),回答此题可按照这种格式来回答。 4.此题考查了结尾段落的作用。结尾一段结构方面的作用:(1)总结上文(2)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方面的作用:(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2)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3)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4)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5)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①《列子》记载,楚国钓鱼高手詹何,他的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渔竿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不用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而他的钓鱼线没断,鱼钩也没直,连渔竿也没弯。楚王听后很好奇,问他诀窍。詹何回答:“当臣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是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物饵,犹沉埃聚沫,吞之不疑。”

②詹何能够创造出如此大的奇迹,靠的是专注精神。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客观等诸多方面,可专注是必备的心态。专注是一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你做事专注,成功离你就不会远。

③人生有限,不可能每件事都去尝试,更不可能在每方面都取得成功。现实生活中,不乏聪明才智之人,有的甚至智力超群,但是他们总爱在做一件事时却想着另一件事。他们有太多的爱好、欲望和想法,唯独缺少专注精神。若要有所成就,就应培养自己专注的习惯,不管身边多么喧闹,静下神来,心无旁骛,专心处理好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④专注造就成功。沃伦•哈特格伦很小就做了一名挖沙工人。挖沙工作是漫长又辛苦的工作,这让沃伦•哈特格伦下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从1969年开始,他每天收集150个标本,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终于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同时,他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病的药物。他因此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⑤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倘若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就整整做了16个小时。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都在做一些事,不同的是,在于他们做很多很多的事,而我却只做一件。如果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一样会取得成功。”他的1000多个发明,涉及光、电、磁等诸多方面,他像是一个“通才”。但他的“通”,是建立在每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发明基础上的。反之,就什么发明都搞不出来。

⑥孔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专注之人,确定目标后,能够凝神聚气,心不妄动,执著如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使自己的能量发挥至极限。即便遭受挫折、遇到诱惑,也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试分析第①段引用的故事的作用。

3.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下列名言不能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B.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C.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D. 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查看答案

①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 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③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④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⑥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1.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文章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左右”能否删除?为什么?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邮政宣布开放了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这种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

B. 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市民只要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的操作,受到居民的欢迎。

C. 电商可以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掌握小区生活用品情况,增加冷藏冷冻功能,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D. 最后一段预测了智能快递的前景,并对前景充满信心。

 

查看答案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各司一________

予自他乡冒雪而归     ________

之  ________

是何异于不金陵       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例句: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     

A.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B.拔山倒树来《幼时记趣》

C.人不知不愠《<论语>八则》  D.计利忘义  《治水必躬亲》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汝欲夺吾命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情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袁枚的《苔》一诗,完成小题。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亦学牡丹开。

【注释】: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自号仓山叟、随园老人等。他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纲的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影响甚大,形成了性灵派。

(1)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电脑、手机等智能工具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少部分学生一动笔就会写错别字,字迹潦草。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汉字,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初三某班语文课上开展了一次关于汉字书写的实践活动。

(1)【我来拆解】

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

例: 超——“召”示你不停地“走”,你才能赶上别人走在前面。

舒    劣    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来反驳】

有人认为:汉字书写复杂,不如用字母表示来得简便。这种“汉字落后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的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请你结合“汉字”专题学习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你不同意“汉字落后”、“废除汉字”的观点,理由有两点,试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来策划】

在调查活动中发现,人们书写汉字的能力有退化的趋势。请你拟一条宣传规范汉字书写重要性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来修改】

为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增强对汉字书写艺术的热爱之情,努力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某校向全体同学、老师们发出了如下倡议:①养成正确的写字的习惯,重视书写态度,培养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以及按正确的笔顺、笔画、结构书写的习惯。②语文老师兼任本班的书法教师,每天安排不少于十分钟左右的练字时间。③全体教师都要以正确、规范的书写为学生做表率,发挥规范汉字书写的教育示范作用。④积极开展各种规范汉字书写评比和展示活动,避免不写错别字。其中有2处语病,请选出并改正。

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