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从写作手法角度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所表达的情感。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因惋惜、同情李白的境况,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B.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是作者感情激荡变化的表现,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抑郁。

C. “冰塞川”和“雪满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以此比喻自己在仕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D.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慨,也表达了其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慨。

 

1.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作者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政治抱负的强烈愿望。 2.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赏析句子时,要能指出写景特点、采用的修辞手法、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表现了诗人在心境茫然时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写法和情感,比较分析作答。C项表述错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之景,不是比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你参加“研学旅行——行走的课堂”综合性学习活动。

研学旅行也叫“游学”,是以旅行的方式求知、治学。孔子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实践理想;司马迁也曾游历天下,终成“史家之绝唱”。“游学”是圣贤思想的形成和传播之路。

(1)阅读右面图表,说说近三年研学旅行活动呈现出哪些特点。(不得出现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可部分同学认为,这仅仅是一次旅游,怕耽误学习不愿参加。你将如何劝说他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铁狮背负的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蓬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在后,呈前进状。

②沧州铁狮子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沧县东关村西0.5公里处。

③姿态雄伟、栩栩如生的铁狮子是中国大型的精巧铸铁工艺品。

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⑤它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

A. ③⑤①②④    B. ②⑤①③④    C. ④⑤②①③    D. ①②⑤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几千字,令人敬佩。

B. 小林滔滔不绝、苦心孤诣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D. 元旦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jì mò(    )或璀璨;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思的 líng hún(    ),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上上深深浅浅的印痕。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深”: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镌”:先査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ì mò______          ②líng hún _____

 

查看答案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1)对这幅硬笔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章法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B.采用行书书体,运笔流动自然。

C.笔势连带,顺畅和谐。

D.笔力稳健,姿态优美。

(2)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中所写的这首词中对仗工整,被称为“天然奇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