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呜呼。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A.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 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C.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 何以战?    B. 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可以一战。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4.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是         

5.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___________;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

6.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____;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____

 

1.语言议论 2.A 3.B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古仁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官吏和贵族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解析】甲文选自:《左传》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时期 乙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 甲文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乙文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描写方法及表达方式。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本题考查的是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要求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回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及时代背景,根据选段,甲乙两段文字都表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故选A。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需要注意特殊句式,A:何以战翻译应是“以何战”。C:可以一战翻译顺序应为“可以凭借一战”。D: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顺序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

菊花

〔唐 〕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的“绕”字写出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第二句的“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舂谷持作饭,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5)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

(6)《十五从军征》中写老兵遥望家园看到的情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化用杜甫诗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近些年来,各地兴起了过洋节的热潮:圣诞节、情人节······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丰富多彩的促 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七夕、腊八等在年青一代的心目中已经渐渐淡化了,过得冷冷清清。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主任决定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加。

1.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要求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

2.请写出几个你熟悉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

3.请简要介绍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

 

查看答案

(题文)文学名著阅读。

(1)下列哪些内容与鲁迅的《朝花夕拾》无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藤野先生》  ②三味书屋   ③格列佛  ④范爱农   ⑤韩子奇

⑥长妈妈 ⑦月牙儿 ⑧《狗•猫•鼠》 ⑨《父亲的病》 ⑩《五猖会》

(2)“她手中提着的圆圆的纸盒啪地落在地上,纸盒裂开了,那里面是一块精致的生日蛋糕!今天是阴历六月初五,是女儿的生日,她记着呢,是女儿的生日,她记着呢,才赶在这一天来到,万万没有想到,生日已是‘名祭’!”选文出自于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骆驼祥子》中跟祥子命运息息相关的两位女性是虎妞和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的比喻句。

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友情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

仿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