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马说》,回答下列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阅读《马说》,回答下列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千里之      安求其千里也

B. 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

C. 有名马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不能尽其材      两狼并驱如故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C 2.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解析】选自《韩愈文选》 作者:韩愈 年代:唐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能”意思分别是“才能”和“能够”;B项“其”意思分别是“表示反问语气”和“代词”;C项“虽”都是“即使”的意思;D项“之”分别是“代词”和“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主旨。本文“千里马”指代有才能的人,“伯乐”则是指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统治者。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写出了有才能的人被统治者埋没、摧残的批判和愤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查看答案

“狼”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是“凶残”或“贪婪”的代名词,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资料为例证明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中考期间,呼市市政府将严格整治辖区内的噪音污染,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B. 社会角色不同,承担责任各异。教师、医生、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站岗放哨。

C. 当“钢琴王子”李云迪和“歌坛巨星”王力宏来到呼和浩特时,受到首府歌迷的热烈欢迎。

D. 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的睡眠健康水平。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刘禹锡《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场春雨之后,漫山遍野都是雪白的梨花,绽放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B.楼兰古国原址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法宝利器。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