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月色入_________      (2)欣然起行_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 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 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1.门高兴、愉快的样子共同,一起只是 2.想到没有和我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B 4.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和自我排遣的旷达。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户”: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欣然”在现代汉语中有“高兴、愉快的样子”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3)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4)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5)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

(6)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近日,古装剧《琅琊榜》红透半边天,网络播放近60亿次,成为阖家收看的国民连续剧,同时也引起全民对古代礼仪、古代服饰等汉文化的关注。

请你参加下面与汉文化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解读热剧。

请结合下面材料概括《琅琊榜》热播的原因。

《琅琊榜》的语言具有古典之美。主角梅长苏被誉为“麒麟才子”,剧中常以诗“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暗喻梅长苏经纬之能。同时《琅琊榜》讲究服饰道具的精致,剧中成年男子皆束发结髻,士子皆佩玉于身体前侧,男子服色按地位越来越深,并依身份场合材质不同。大小角色行拱手礼和揖礼,双手叠放胸前,男性左手在上,女性右手在上;退礼时,先面对对方倒退几步,方可转身离去.古典礼仪也十分规范。在扶保明君、国仇家恨的大主题下,《琅琊榜》最终的落脚点却在“情义千秋”,正派人士因相信情义而聚,蔑视情义者永远折于情义,这样的价值观也易引起观众共鸣。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集标题。

《琅琊榜》的热播再次引起国人对汉文化的关注,南开中学也开展了传承汉文化的活动,现征集新闻标题,请阅读下列内容,拟定标题,字数12字以内。(3分)

“笄(jī簪子)礼始,全场静。天地造万物,万物兴恒,以家以国,祖光荣耀……”在南开中学体育馆前,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10名女生在家长和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迎来了她们的成人礼——笄礼。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秀美发髻,郑重簪上发笄,带上长辈的美好祝福,祈愿未来健康美丽……

主宾客入席后,女孩们(笄者)穿着素衣向正宾行揖礼。随后,正宾为女孩们插上象征端庄、优雅的发笄,女孩们换上象征成年的曲裾礼服,参加祭酒仪式,获得属于自己的“字”。最后,女孩们三拜,聆听双亲训导,向父母行礼后,再向众宾行揖礼,笄礼成。

参加笄礼的女生都是南开中学汉服社成员,平时就很喜欢汉服和传统文化。“参加笄礼是很意义的一次活动。它展现出中国女性庄重、温柔、聪慧的特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它是学生生涯中一次美好的回忆。”参与者之一的先琦说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策划班会。

近期班上也将开展一次“传承汉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仿照下面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

形式:汉服走秀

目的:增加对汉服穿着、颜色的了解,激发对传统服饰的热爱。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下列语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旅行,不仅是身在路上,更是心灵与智者的思想同行。我想与陶渊明重访世外桃源,想与周敦颐共赏高洁莲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追随孙犁去看看那迎风飘扬的芦苇,想追随闻一多去听听那慨慷激昂的演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      国著名记者  (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