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无尽的挫折,无穷的坎坷和无限的苦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重要的是咀嚼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 初春,冰雪消融,大自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严冬的那些落叶又给新发芽儿的大树增添了不少养分。爸爸要带我去看望住在大山里的奶奶,我们坐上车向那美丽的乡村田野进发。一路上,我尽情欣赏着车窗外的美丽景色,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欢畅。终于,汽车停了下来,我以为已经到奶奶家了,就急忙跳下车去。可是眼前却是一段蜿蜒不平的山路,爸爸说山路弯弯曲曲的,很不平整,所以车开不过去,我们只有走过去了。可是这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啊!我极不情愿地牵起爸爸的手,走上这条蜿蜒曲折的小径。 小径虽窄,却回旋曲折。我仅仅走了一小会儿就累得蹲在地上,不愿起来。忽然我发现在这杂草丛生的石板缝间长着一株小巧娇嫩的红色小花,小小的花瓣整齐地排列在花蕊的四周,花瓣上面还挂着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不禁兴奋地叫起来,爸爸,快来看那! 爸爸过来看了看,告诉我说:“花之所以能生长起来,是因为它经历了不懈奋斗的历程。你才走了这么一点的路就喊累,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成功啊!你不是常说过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吗?”我听了若有所思。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小花也随着风微微摆动,好似也同意爸爸的观点。我站起身来勇敢地迈过崎岖的山路向着前方走去。 一路上,山路上的风景吸引着我,在路途中我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我都顽强地站起,因为我相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终于奶奶家到了,我不禁兴奋地大喊:“噢!”山谷中也传来我的回声。好似对我获得成功的肯定。我的心顿时舒畅了许多。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与艰辛,但只要不懈追求,勇往直前,你终究会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发现那些美丽的风景。最终你也会感谢过程,因为它不光带你获得了成功,也教会了你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解析】试题分析:“每个站点都有风景”可拆分为“每个”“站点”“风景”。“每个”最好可以表现出成长路上的几个节点,当然也可截取某一特定时间,但应在结尾处做相应的升华。“站点”在材料中已经给予充分说明,即提醒学生应选取人生路上的关键时间节点。“风景”则为全文的写作重点,它既可指现实中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又代表着生活中某些激励精神、温暖人心的小片段,写作过程中应紧扣题目写作,注意点题。则应拓宽思路,深度立意,适当创新。可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如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挫折重新获取勇气信心,是人生中的一道动人风景;日常生活中,家人温馨的陪伴,友人热切的鼓励,师长殷切的叮咛,陌生人友善的微笑,是人生中一道动人的风景;写作过程中,可适当挖掘风景的深层意义,凸显其情感感悟上的内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秦兵马俑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

1.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1)______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2)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

秦兵马俑馆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

(3)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4.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作简要阐释。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

B. 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 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

D.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

学习了本单元的游记后,同学们开展了“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品广告】“福州福州,有福之州”,央视的经典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令人向往。请你说说这则广告的妙处。_____________

(2)【议热点】请对下列热点进行评论

近年来,“天价”事件屡见不鲜,除了“天价虾”“天价鱼”,还有“天价豆腐”“天价骑马”,以及100元一碗的砂锅白粥,8.8元一颗的杏干,8元一克的草药粉……每一起“天价”事件,都涉及到消费纠纷,不仅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经营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其负面影响还将损害一个景区甚至一个地方的声誉和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荐景点】王莎莎同学住在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暑假她想到凉快一点儿的景点旅游,请你向她推荐一个景点,并说明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光亮。像水银,又像岩浆,,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

A. 慢慢向下涌动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 迅速漫延开来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 慢慢向下涌动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 迅速漫延开来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衡的《壶口瀑布》是一篇说明文,此文介绍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两个季节的特点。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述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C.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格列佛游记》。

D. 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作者的口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年中考广东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