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

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1.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本诗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起兴的写作手法,也属于自然环境的渲染。秋色独有的特征反复渲染了深秋时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本报讯2017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 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 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痴迷汉字的他,20多年来花费30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 建立起了汉字字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面对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工作到80岁呢!”

学校准备邀请“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⑴校报打算刊登上面的新闻,请你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安排你采访“汉字叔叔”,请你设计三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为“汉字叔叔”举行欢迎仪式,请你写一篇欢迎词。(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作者本人儿时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D.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依次是描写春、夏、秋、冬之景的名句。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一公公——《社戏》——《彷徨》

B. 武陵人——《桃花源记》——《陶渊明集》

C. 大苏——《核舟记》——《虞初新志》

D. 窈窕淑女——《关雎》——《诗经》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撞击”)

B. “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目标的大雁相比”可以缩为“与飞行相比”

C.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的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

D.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双重复句。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