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非连续性材料解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某个旅游景点,人...

非连续性材料解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某个旅游景点,人头攒动。有人行色匆匆,有对父子蹲在一角,父亲正用拾来的石块在墙上签名“某人来此一游”,儿子见状,也从父亲手中接过石块写下了“某人来此一游”。这对父子真正做到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材料二:城市的某个人行道处,一辆小车缓缓停下,一个年轻的母亲正牵着几岁的孩子过马路,一位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在他们的身边,见此,年轻的母亲伸手搀扶着老人,孩子也放下了牵着母亲的手从另一侧牵着老人的手。三人欢快地走过了人行道。

材料三: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选自胡适(《我的母亲》)

①读完上面三则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

②请你仿照上面加线的句子写几句话,请用上加点的词语。

 

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先从教育父母抓起)②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重要信息概括能力,注意得出三则材料的相同的或相通的点,第一则,父亲教孩子“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第二则:母亲教孩子帮助别人。第三则:胡适谈论自己收到母亲的影响。故三则材料相通的地方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2)仔细分析例句,掌握例句的结构特点。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比如修辞方法相同。主题本题题干要求,用上加点的“如果”“我学得了”等词。示例:如果我学得了懂得父母一滴一滴辛劳的汗水,如果我学得了待人处世的亲切,如果我学得了帮助人,关心人.我都得感谢我的老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散文阅读  

老屋  楚岩

⑴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⑵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⑶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⑷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⑸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作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⑹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间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⑺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⑻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⑼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文章的第一段文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简析。

2.文中“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体现了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上下文简析。

3.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文章二三自然段展开了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从记叙方法来看,这应该是哪种?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5.请你结合课文谈谈对“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为表现这句话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查看答案

议论文文阅读

书到读时方恨多

冯磊

①民间有句很俗的谚语,叫做: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很多人相亲找对象,甚至也以此作为准则。我倒觉得,这个说法虽不见得多么高明,就读书而言,却颇为适用——如何进行选择性的阅读,非常重要。

②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则名言提醒我们,任何事情,最好都采取存疑的精神。这里,当然也包括读书。不过,我感觉,这仅仅是孟子的第一层意思。其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提示我们:白纸黑字,有时候也是靠不住的。

③读书犹如交友。有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有的朋友,可以敞开胸怀一吐闷气;有的朋友,可以相对抒发豪情壮志,引为知己。也有一些所谓的朋友,可能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在背后戳你一刀,还有的,则可能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引诱你,拉你一起做些荒唐无聊的事情。读书也是如此,不是每本书都会对你的人生有益,也绝非所有的书籍都适合你。这样说来,选择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④选择读什么书看似简单,其实需要眼光和相关的积累。善于读书的人,走到书店里,往往都会直奔某排书架或某个区域。自己需要什么、渴求什么,在没有进书店之前,往往都是考虑好的。

⑤通过长期的阅读,我越来越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书应该越读越薄,而不是越读越厚。否则,自己所做的就是无用功。一本书读罢,对于书中的精髓应该心里有数。而且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一本数十万字的书,其中有两万字能够打动我,就值得收藏了。一本二十万字的书,其中有八千字能够引起我的共鸣,就值得打开羞涩的钱包,买回家去放在枕边品读。同样,如果有两千字可以打动我,我会站在书店的书架前徘徊良久。不过,有一种尴尬的情况是,读完一本数十万字的书,有时我都不知作者要说什么。在今天,这样的书并不少见。

⑥书到读时方恨多。在我看来,这实在是读书人的一种困境。前人留下的书太多了,新出的书更是每年有几十万册,如果不是眼光非常独到的话,大家有时就难免困在其中,不知如何选择。我把这个情况讲给学生听,并建议他们:这个时候,学会选择,或者干脆说,学会放弃,就是一种智慧。电视广告里说,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学会选择,其实书就已经读完了一半。

选自《今晚报》2015年5月29日

1.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说明其作用。

2.第⑥段“我把这个情况讲给学生们听”中加点的“这”代指指什么?

3.本文的观点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训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

______________,攘除奸凶。(《出师表》诸葛亮)

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出师表》诸葛亮)

④右手秉遗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白居易

⑤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夜》刘方平

⑥后值倾覆,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诸葛亮)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①柳花即柳絮,柳絮本无香,诗歌第一句言“风吹柳花满店香”,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品却又那么妥帖。结合全诗谈谈这个“香”字的妙处。

②“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许是迷蒙的长江触发灵感,诗人以        (修辞)宕开一笔,使诗意自然而然地从“畅饮”转向“离别”;把抽象的“离情”比作“绵长的江水”,似收而未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与《赠汪伦》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由衷地赞美李白诗歌创作的“飘然思不群”,认为具有“         ”、“         ”的风格特点,天下无人可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⑴,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⑵贤不肖皆谦而礼交⑶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⑷夷门监者⑸。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⑹,虚左⑺,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⑻,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⑼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⑽,遍赞⑾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赢乃夷门报关者⑿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⒀,今公子故过之。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⒁,公子怪之。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

⑴薨(hōng):周代,诸侯死了叫薨;后代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⑵无:不论。

⑶礼交:按一定礼节与人交往。

⑷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⑸夷门:大梁城的东门。监者:守门人。

⑹从车骑(jì):带着随从车马。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

⑺虚左:空出尊位。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

⑻摄敝衣冠:撩起破旧的衣服。摄:拉、拽、撩起。敝:破旧。衣冠:衣服。偏义复词,冠没有意义。

⑼俾: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傲慢神态。

⑽上坐:尊位。坐:同“座”,名词。“上坐”前的“坐”为动词。“上坐”前省介词“于”(在)。

⑾遍:周遍,一个一个地。赞:见(xiàn),这里是介绍的意思。

⑿报关者:名词性“者”字短语,守城门的人,即负责开关城门的人。关:门栓。

⒀有所过:有逾越常礼之处。所过:名词性“所”字短语,作“有”的宾语。

⒁复谢:答谢,问访。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食客三千人                (致于)

B. 臣修身行数十年             (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之     (赠送 )

D. 而以公子为长者               (忠厚有德的人)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市人皆以赢小人          夫子何命焉

B. 今日赢为公子亦足矣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 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

D. 诸侯公子贤,多客        域民不封疆之界。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因为信陵君国富民强,所以有十多年诸侯都不敢侵犯魏国。

B. 侯生对信陵君多方试探,信陵君始终和颜悦色。他这种礼贤下士的真诚态度,深深感动了侯生。

C. 选文中采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选文描写了信陵君魏公子无忌的形象。

D. 文章用侯嬴的倨傲无礼与公子的谦恭和悦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公子求贤若渴的诚心。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②公子为人 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谦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③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