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芦芙荭的《一只鸟》,完成下列小题。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

阅读芦芙荭的《一只鸟》,完成下列小题。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只鸟笼,笼里养着一只他叫不上名的鸟儿。鸟儿一身丰泽的羽毛油光水亮;一双乌黑的眼珠,顾盼流兮;叫声清脆悦耳。更重要的是,那只鸟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令他踯躅不安。

退休后,他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遛遛达达外,不会下棋,不会玩牌,对侍弄花儿、草儿,养狗儿、养鸟儿也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鸟儿之后,他就莫名其妙地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有了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就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没费多少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盲眼老头孤苦伶仃一个人。每天早晨他便准时赶到公园去陪老头一块儿遛鸟。他把那只鸟看得比什么都贵重。隔个一天两天,他便去买很多鸟食,送到老头家。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食物。常常就看得走了神,失了态。好在这一切,盲眼老头无法看见。

有一天,他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对盲眼老头说:“你开个价,把这只鸟卖给我吧。”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也极其诚恳地说。

“我只要你这只!”

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自然是不卖。此后又交谈了几次,老头仍然是那句话:“不卖!”一次次的失望,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便病倒了。他心里明白是因为什么。

几天以后,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是因为这只鸟儿。他虽然对鸟儿是那样恋恋不舍,还是咬了咬牙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到他家中。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听了这话,他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从床上忽的坐起来,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肯放下。

“老弟,其实它不过是一只极普通的鸟。我买的时候才花了十多元钱。不过,这多年……”

“老兄,你别说了。我想要这只鸟,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什么名贵的鸟。”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可他能想像得出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时那种满脸诧异的样子。

“什么?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

“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可是我却判错了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不在岗位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心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说着说着泪水扑面而下。泪眼朦胧中他发现,听了这话盲眼老头竟变得木木呆呆,慢慢用手去擦拭那双凹陷下去的眼睛淌出的泪水,但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亲手为其操办后事。就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着看着,不禁心头一震:这不就是那个被错判的阿捷吗……

1.仿照示例填写情节内容,并据此说明情节的特点及其作用。

情节:(示例)不爱养鸟,却想得到这只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开头部分细腻描写鸟的漂亮,揭示了“他”强烈地想占有这只鸟的主要原因。

B. 盲眼老头为人宽厚善良,得知“他”因鸟而病,便忍痛割爱,把鸟送给了“他”。

C.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却写得一波三折,跌宕生姿,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D. “阿捷”尽管没有出场,但他的命运却是构成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核心要素。

E. 小说内涵丰富,它揭露了社会腐败现象给普通百姓造成的难以挽回的极大伤痛。

4.请从词语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分析结尾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买鸟遭拒绝而病倒,却意外获得赠送得到了鸟却又将其放走操办后事却有意外发现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层层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引人入胜 2.作为题目,引起阅读兴趣。线索作用,鸟多次出现,起到了贯穿情节、连接人物的作用;暗示作用,这只鸟名叫“阿捷”,暗示错判的年轻人可能是盲眼老人的儿子;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3.AE 4.“忽”“握住”等动词,生动形象刻画出他得知盲眼老人把鸟送给他之后激动的心情。 5.呼应前文,解开悬念,交代了他为何如此渴望得到阿捷这只鸟,以及盲眼老头的身份。让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为狼所逼        (          )           ②惟有小刀不寸  (          )

③股直不能屈     (          )           ④遂之以归       (          )

(2)下列句子中“”的意思与“以吹豕之法吹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遂负之以归    B. 盖以诱敌

C. 静以修身    D. 以刀劈狼首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狼 自 苫 中 探 爪 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_______(人名)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原名为____

(2)《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_____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3)《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每空一分)

(1)为者常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必虑衰。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君不见下渝州。

(8)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

(9)《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突出环境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津塘沽爆炸事故中,许多人杳无音讯,家属们备受煎熬、悲痛欲绝。

B. 歌手李代沫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在娱乐界引起轩然大波

C.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大学,真是见异思迁

D. 泰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