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关注点及

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①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深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②活动: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 仿写: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解析】 1.试题分析:写出探究发现的结果。材料一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学生有关“课外阅读”问题为陈述对象。找到“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等栏目,看出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材料二为文字材料。强调的是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2.试题分析:活动方案的主题已经给定: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其他部分即可。切忌偏离主题。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或直接到公共场所进行读书宣传,可以向青少年学生发出读书倡议书等等。 3.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内容上与读书有关,形式上是个比喻句、排比句。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心里拥有善,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被别人所感动,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①《朝花夕拾》  ②《西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填空。

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间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般。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们排去的水的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__________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我不再是一块呆立不动的物体,差不多可以说能够运动自如了。

①上面的文字节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一位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经常运用叠词来强调特殊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以黄河流水声来衬托木兰对爹娘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运用叠词来表现天地广阔、历史悠远。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保障    轨道    耀武扬威    忧心忡忡

B. 吟唱   短暂    语无沦次    风餐露宿

C. 轻柔   笼罩    毛骨耸然    扬扬得意

D. 延续   砥抗   踉踉跄跄   本末倒置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有相同读音的一项是(  )

A. 运/住   插/怏     猎作响/依依

B. /逛    雪/动    精疲力/斯底里

C. /木    红/倒    白雪皑/歌嘹亮

D. 击/哑    诱/秀    千钧负/峦叠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