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1.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之         谢:道歉

B. 监试者之     异:认为……奇特

C. 为郡内忧之   窃:偷窃

D. 以病         去:离职

2.对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B.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C.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D.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3.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4.翻译下列句子。

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1.C 2.A 3.C 4.沿山的百姓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窃:私下。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意思是:建安22年,司马朗被曹操辟为司空属官,又被任命为成皋令,因病离职,又复出任堂阳长。所以断句为: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立即和把握,仔细分析选项,在文章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地方。C项:“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与文段内“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意思不符。故选C。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有:“边”、“内”、“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一棵死树能孕育多少生命

①某个清晨,密林深处的一颗古老的橡树倒下了,一些受惊的动物仓惶而逃,然后又是一片寂静。

②虽然一棵老树的“去世”会使人很伤感,但这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很自然的一件事。或许人们还不知道一棵死树能为很多植物和动物提供食物及避难所,同时这些植物和动物又渐渐地将树分解,使其变为泥土重新被植物所利用。白蚁、甲虫及另外一些靠树木为生的昆虫是死树的第一批“入侵者”,因为她们能以粗糙的树皮为食。如果仔细观察过一棵死树的树皮,会发现树皮里面有很多“隧道”,而入侵昆虫就把卵产在这些“隧道”中。

③当然,当一些树木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时,早已有昆虫和其它一些分解者在其体内生活了。这一迹象表明,如果树皮受到了损伤,会促使昆虫的入侵。当入侵大树的昆虫从上到下把整个树都消耗殆尽时,树就死去,这也许就是那棵老橡树死去的原因。

④现在这棵树已经倒下。树生昆虫使它变得很松软,甚至把它搞成糊状,这吸引了更多的昆虫前来觅食,如蚂蚁、苍蝇等。当这些昆虫成倍增长时,也招来了它们的“克星”,如蜈蚣、蜘蛛、癞蛤蟆、啄木鸟等。有时候当一棵树倒下时,它已经被蛀空,那么它又会变成浣熊、花栗鼠和蛇的“乐园”。

 但是在所有寄居树木的生物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分解者却是真菌和细菌。真菌是一种不含叶绿素的植物,必须从其它植物中获取营养。当芽孢(真菌的种子)着生在一棵潮湿而腐烂的树上时,它就生长出像根一样的菌丝,菌丝释放出某种化学物质,溶解了木质素,这样真菌就能吸取其中的营养。人们很有可能注意到,蘑菇(真菌的果实)在一场温暖的大雨过后如雨后春笋般突然从地下冒出来。蘑菇能产生成上千万个孢子,但只有极少数的孢子能“找到”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⑥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菌也是一种植物。虽然它们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树木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和枝条,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植物循环中。细菌通过将碳素不断地转移到土壤和空气中,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⑦森林中的许多生物能依赖这棵死去的橡树生活很多年。最终这棵橡树开始支离破碎,碎末混入泥土,形成腐殖质。这种类型的土壤,含有丰富的营养,适宜新种子萌芽与生长。

⑧当人们漫步森林看到倒在地上的大树时,也许没有想到,就在它们的下面,是树木释放其营养的地方,也是萌发新生命的地方。

1.对“森林中的许多生物”分类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树生昆虫、真菌和细菌、某些动物和植物    B. 昆虫、真菌和细菌、植物、动物

C. 树生昆虫、真菌、细菌、某些动物    D. 昆虫、真菌和细菌等植物、某些动物

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 如果树皮受到了损伤,会促使昆虫的入侵,尽管树木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B. 当树死后,树生昆虫使它变得更松软,甚至把它搞成糊状,这吸引了更多的昆虫前来觅食,如蚂蚁、苍蝇等。

C.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植物循环中。

D.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树木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的作用。

3.对细菌在分解树木过程中的关键性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接通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链条。

B. 能将植物中的养分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C. 能将植物体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D. 能使植物体内的碳素转移到土壤和空气中。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B. 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C. 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D. 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查看答案

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

B. 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C. 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提高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D.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青少年___着极大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我们要呵护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②今日的得到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去,今日的___ 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

③父亲终于___ 地消失在夜色中,他高高隆起的后背像一只容器,倒给我的是朴实的父爱。

A. 蕴藏补赎 固执

B. 储藏救赎 顽固

C. 蕴藏固执 救赎

D. 储藏补赎 固执.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避(huì)  息万变 (shùn)

B. 想天开  拮(jū)   悲天人 (mǐn)

C. 其妙  荒(miào) 谀奉承 (ā)

D. 骗      隐(cè)   吹毛求 (c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