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鲁迅——中国现代——小...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鲁迅——中国现代——小说

B. 《桃花源记》——陶渊明——中国汉代——散文

C. 《登勃朗峰》——马克·吐温——美国——游记散文

D. 《卖炭翁》——白居易——中国唐代——古体诗

 

B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B项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不是“汉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B. 年近九旬的他,行将就木,所以需要子女服侍他。

C. 向优秀的人才学习,你才有可能出类拔萃

D. 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廖俊波即使批评人时,也是和颜悦色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束缚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 扶植  赋予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 帷幕  模糊  世外桃园  人情世故

D. 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ǎi)    皱(zhě)   眼(kuānɡ)  销声迹(nì)

B. 杂(rōng)  猎(shòu)  横(mán)    出类拔(cuì)

C. (sònɡ)  裂(jūn)   徨(páng)   接而至(zhǒng)

D. (duò)   落(duò)   绕(yíng)   络不绝(zé)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年中考湖北随州卷)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

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台风的功与过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B. 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 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 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4.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5.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