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书 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

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书 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_____。而《孙权劝学》则以___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 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对话 【解析】这里是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运用了比喻,阐述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道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_________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以上均填原句)。

 

查看答案

鲁肃的话表现他__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文末的“______”(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查看答案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家、________家。

 

查看答案

请你以“我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惟吾德    

(2)可爱者甚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4)无案牍之劳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不入虎穴,得虎子

B. 菊之爱,陶后有闻      芳草

C.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花富贵者也

D. 濯清涟不妖            学不思则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甲】【乙】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5.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