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①者相望。自度无所...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所得食       会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

B. 即以母两弟       神情与苏、黄不

C. 酒炙乐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皆叹惋

D. 生则毅然曰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4.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1.A 2.B 3.①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②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4.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家人因食物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弟。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A项 “与”,都是“和”;B项 “属”,嘱咐;类。C项 “具”准备,详细。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才;第二“而”,连词,表转折,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属事物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 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 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两膝相________

(2)舟尾横卧一________

(3)其船背稍________

(4)盖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wǎng)        器(mǐn)        (yí)

B. (zhě)         露(tǎn)        (shù)

C. (qí)          篷(ruò)        (sǎn)

D. 正(jiǎo)        壬(shù)        (rá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