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1.《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1.《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很多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书信内容简要分析。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

现在,小弟弟,我愿意引你走上正路,因为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那些苟且偷生的家伙我实在看不惯。现在整个世界都着了火。奴隶们造反了,他们要把旧社会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宝贝蛋儿;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顽强战士,而不是那种遇到打仗就像蟑螂见到阳光马上就钻缝儿的胆小鬼。

选段中的“我”是谁?“你”是谁?你从这段话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1.[示例一]在做人方面,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示例二]在事业方面,傅雷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我”是朱赫来,“你”是保尔(保尔·柯察金)。启示:干事业要勇敢坚强。 【解析】 1.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好原文。根据原文的内容来分析给予儿子悉心指导。如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此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文学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月牙下的百草原

李俏红

①夜,静而远,仿佛创世之初。

②仲夏,月初,这儿是地球上一块小小的璞玉。这儿是中国的浙江,浙江的安吉,安吉的中南百草原。

③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晚风在湖面上吹起阵阵微波,树上鸣蝉的叫声嘹亮又尖锐,一声起来一声跟着,然后越来越多,涨成一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鸣叫声淹没了。抬头,只看见黑乎乎的树枝,看不见一只鸣蝉,但是那些声音却从千万张叶片里争先恐后地挤出来,生生地把我们的耳朵给灌满了。

④蝉声停下来时,我们便听见了蛙鸣。“呱呱,呱呱呱”,在水边,在山坡,有独唱,有合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在各个角落里交头接耳,在寂静的夜里这声音传得很远。它们会不会嘲笑我们听不懂它们的语言?我们走过时,它们会突然噤声,然后好奇地蹲在草丛里对我们张望。

⑤湖面是淡蓝色的,往中心去,湖水就变成了深绿色,在傍晚光线的照耀下,近处又呈现出鲜绿色,可能跟岸边青葱草木的反光有关。望湖不大,水质清澈透明,但不知道有多深。远处有鱼,时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哗”的一声游过来。我看见一只昆虫滑过水面带来长长的一道闪光,小鱼游走时,水面微启波痕,大鱼游过时就会有一片明显的涟漪,然后有两条斜分的细线在水面上慢慢滑行。渐渐地鱼潜落水底不见了,一切重新安静下来。站在湖岸的高处,我可以看见任何一个地方跃起的鱼。

⑥先前下了点小雨。湖畔被雨水清洗过的草木、秋千、石桌椅都显得特别干净和清爽,薄薄的雨雾还在草地上蒸腾。走过树下时,一阵风吹来,雨珠就噼噼啪啪地往身上掉。湖边都是些杂树,湖岸也没有规则,南边比北边更陡峭,湖上的倒影却美不胜收,这里的美在于自然,在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生长的方向。远处,树叶在瑟瑟作响,好像有松鼠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

⑦沿着小路静静地走,夜色渐浓……没有人来打扰你,四周安静得让你觉得这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上灯了,草地上的小花渐次模糊,夜渐凉。我想找一块大石头,坐上去看星星。可天很黑,又是月初,星星稀稀拉拉的,只有几颗,一牙带着毛边的弯月却已经在天边笑了很久。多可爱啊,像漂浮在天河的小舟,那舟上垂钓的小男孩呢?会不会因为天河里鱼儿太少,跑到百草原来玩耍了?

⑧夜深人静,尘世的喧闹渐渐淡去,夜色如裳笼罩着我。偌大的世界仿佛只让我一人拥有,风极轻柔地从田野拂过,极轻柔地撩起了耳边的发丝,我轻轻一笑:心,到此已无半点尘。

⑨百草原,一个如此亲切的名字。让我想到童年,想到鲁迅笔下的那个百草园,那个充满童心和趣味的小园。“原”和“园”,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地方。那么今夜住在这里的我,是不是也回归了童年?

⑩今夜,我在百草原。不关心过往,不关心未来,我只关心此刻——一弯月牙下的百草原。

1.文章以“月牙下的百草原”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2.选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⑧段结尾为什么说“心,到此已无半点尘”?

4.下列各项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文过程中,作者先后描写了五种主要景物,即鸣蝉、蛙鸣、湖、湖畔、月牙。

B. 调动感官描写景物是写景技法之一。选文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描写景物。

C. 文章在描写景物时使用了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由“百草原”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进而想到回归童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D. 通过文章结尾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抛却尘世的牵绊,沉浸其中,享受这种空灵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月牙下百草原的极度喜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登山里     许:________________

(2)然已上登        业:________________

(3)不及返          顾:________________

(4)岩幔亭峰后崖也  即: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当我们游玩观景时,总会有异于平常的想法和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就有可能保留那珍贵的回忆。班级开展“乘兴抒情”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1)东晋王羲之与一众好友在兰亭附近的山水之间游玩,回去后趁着酒兴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此文不仅文质优美,思想深远,而且其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下图中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作品中出现的“之”字形态写法各不相同。

B.字的笔画多露锋,线条细腻,流畅优美。

C.字的结构,体势较宽,多为左高右低。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

D.整幅作品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

(2)名胜景点总不乏对联歌颂。请仔细阅读下面四副对联,选出对应的景点。(只填字母)

A.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B.黄冈赤壁

C.济南千佛山趵突泉  D.成都杜甫草堂

①上联: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下联:飞泉云外听,泻成山水清音____

②上联: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月

下联:似锦柳软,柳阴垂地柳藏莺____

③上联: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下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

④上联:杜陵落笔伤豺虎

下联:爱国孤悰薄斗牛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作为北方少有的水乡泽国,且又处在燕南赵北之要冲,白洋淀帆樯如林,商旅往来,一片繁华景象。

②自荆轲在易水河畔啸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以来,来白洋淀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爱将白洋淀写入诗章。

③乾隆写过,康熙也写过,其中一首名为《白洋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

④伴随唐河、易水、府河、白沟河等众河的欢腾,雄县、容城、安新一带迅速升腾起文明的气象。

⑤五绝小诗白描白洋淀的景色,风格清新,意境悠远,看来淀水有神奇之功,让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出散逸心情。

A. ②③④①⑤    B. ④①②③⑤

C. ②③⑤④①    D. ④②③⑤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