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 ①南极的自然条件...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

①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地球上少见的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

②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7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个。冰盖雪原总体看似平坦,实际上地表却很崎岖,冰雪被风吹出各种奇特的造型。

③大冰盖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时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线;有时又一个坡连着一个坡,高高低低,让人晕头转向。脚下的冰雪,有时坑坑洼洼却硬似铁石,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走三五公里;有时平整光滑却格外松软,人走过去,突然塌下一片,露出下面无底的蓝色冰洞……

④南极大陆四面环海,科学家通常把南纬60度以上、环绕南极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国际学界往往也把它视为第五大洋,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南大洋贯通南极一圈,影响大气环流,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冷。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让南极洲的冰雪面积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从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原,看不出半点海水的痕迹。虽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不能乘风破浪。

⑤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够高大的称“冰山”。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冰山,宽40公里、长350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在南极海域,冰山和岛屿远看还真是不好分辨。冰山虽然硕大无比,却能快速移动。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让人怀疑是神仙帮忙搬运的。

⑥除了大冰山,南极有时还会形成奇特的荷叶状浮冰。形成这种冰,一般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为相互摩擦,冰块失去菱角,又因低温继续凝结,最后形成椭圆、近似薄饼的形状,被称为“荷叶冰”。从雪龙号上拍摄的海面看,这是南极海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层。除了南极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见。海冰没少给南极考察添麻烦,科考船难保会被浮冰困住。有时大块海冰融化过程中,因重心变化而“翻身”,激起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

⑦地球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南北两极同时发生的。不过看极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北极,见过南极极光的人很少。因为即使有幸踏足南极,大多数人也都是在夏季,极昼天始终亮着,有极光也看不见。而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极光,却少有人驻留了。

⑧我国南极科考站中,中山站和长城站都是有越冬队员驻守的全年站,纬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观赏极光的好地方。欣赏绚丽的极光,是对南极越冬队员的特有奖励。

⑨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由于这里温度低、风力强,对山岩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继续了解南极的山岳,记得去看11月的《博物》特别策划——极之风景。

(原文有改动)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

2.简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并具体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

3.文中第6段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掉?为什么?

 

1.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 2.海冰特征:(1)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2)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说明方法:(1)作者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海冰分为“冰山”和“浮冰”。(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的硕大无比。(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能快速移动。(4)运用作诠释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浮冰的特征。 3.不能删掉。“一般”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解析】 1.此题考查概括说明的能力。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根据第9段过渡句“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可知: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 2.此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从第(5)段可以看出海冰特征:①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从第(6)段可以看出②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作者采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 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本题加点的词语“一般”不能删掉。“一般”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______

(2)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______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______

 

查看答案

调整句序。

①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④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⑤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⑦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⑧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正确的句序应是:        

 

查看答案

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得多。

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

(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测    C.预测    D.观望

(3)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____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A.决定    B.制定    C.确定    D.肯定

(4)影子戏,在这里产生了____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

A.神圣    B.神奇    C.神异    D.神秘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雪化(róng)  育(yùn)  然归来(piān)  农(yán)

B. 簌落下(shù)   了(jiě)  销声迹(nì)    度(wěi)

C. 草连天(shuāi) 连(qiáo) 层峦叠(zhàng) 阳(yì)

D. 风雪途(zǎi)   道(suì)  头晕目(xuàn)  见(kuī)

 

查看答案

县令捕蝗

钱勰任如皋县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乃檄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甫得檄,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会______  (2)独 ______  (3)绐 ______

(4)云______  (5)已而______  (6)诘 ______

(7)盖______  (8)檄 ______  (9)不才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令辞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书其纸尾报之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个县令的共同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