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结合第②段,说说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1.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新颖别致,发人深思,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 3.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冬眠老鼠作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①冬眠可以提高寿命;②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 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猴子能冬眠,人类当然也可以。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A蛰( zhe)伏-(zhé); B冬眠(min)-(mián)。本题无正确答案。(已报错)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文章第二段,以鱼类为例具体说明冬眠与睡觉的不同,段末得出结论:“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据此概括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方法: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本题抓住“几乎”一词在句意表达上的作用分析即可。 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中说明方法作用的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第4段画线句子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结合语句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奥尔多·利奥波德,__国生态学家。他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_____》是他最著名的著作。

 

查看答案

联系课文,品析下面句子的含意。

(1)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十一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 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景观巧夺天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们)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摊低语着。

B. 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煽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C. 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

D. 暄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ǎi)      默(jiān)

B. 线(qū)         猎(shǒu)

C. (pú)       泽(zhǎo)

D. 鸡(zhì)        黑(l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