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孔子说:“勇者不惧。”不惧的,是跌跌撞撞后的遍体鳞伤。孔子说:“君子有畏。”畏...

①孔子说:“勇者不惧。”不惧的,是跌跌撞撞后的遍体鳞伤。孔子说:“君子有畏。”畏惧的,是发人深省的圣人之言。由此观之,真正的勇士,                  只知横冲直撞的莽夫,                    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却不畏惧披荆折棘的拓荒者。

②勇者有所不畏,不畏迷蒙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第一只下树的猿猴是勇敢的,因为它克服了对地面未知的恐惧;第一只飞翔的始祖鸟是勇敢的,因为它消除了对蓝天遥远的恐惧。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实则是一部书写勇敢者不惧的精神史书。人类社会的产生、延续,也应以勇敢不惧的精神为先决条件。

③但勇敢并不意味着对一切无所畏惧。勇敢者更应拥有对正义的坚守,对至善的执念,对人类根本信仰的畏惧。历史上暴君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自持君主专制的封建传统,目空一切,兴土木,厚赋敛,但却忘记了“君舟民水”的金玉良言,一朝荣华在,转眼亡国君。西方伟大的哲人尼采也曾说出“我是太阳”的豪言壮语,然而,这太阳却太过耀眼,以至于刺瞎了他的双眼。尼采的无所畏惧亦是造成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可见,无畏主义终将使人走上自戕之路。真正的勇士,绝不是永没有畏惧的时刻,他们始终怀着对人间真善美的敬畏之心。

④鲁迅曾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之所以将真正的勇士如此定义,是因为勇敢不仅意味着对死亡与黑暗的无所畏惧,更意味着对个人价值的艰难创造和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这基于对天下苍生,对人间正义的畏惧。神农氏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勇士。为了探寻医药的奥秘,他走过大江南北,尝遍百草,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心系万千黎民百姓的福祉,不畏行走的劳顿和死亡的恐惧,最终在我国医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曼德拉,这座屹立于彩虹之上的不朽丰碑,一生坚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早年被南非政府逮捕入狱,身陷囹圄27载。但他没有畏惧牢房的阴冷黑暗,心中始终怀着对自由与光明的敬畏,最终终结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正如香港音乐人在写给他的歌曲中唱道:“黑色皮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

⑤当今社会,有关中学生的负面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打架斗殴、顶撞老师、违法犯罪……更有甚者,因不堪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选择自杀。中学时代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始终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的人生法则牢记于心,同时也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不轻言放弃。

⑥圣人孔子的良训犹在耳边回响,光阴不过百代之过客,人生在世,要做就应当做真正的勇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毫不畏惧地踏上未知的荆棘路。

1.给第①自然段划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下列选项中与第3自然段加点词语君舟民水表达的思想倾向不一致的是(   )

A.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3.请为第④自然段论述的观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以下标题,你觉得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题目?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A.有所畏,有所不畏           B.真正的勇者

 

1.不是 而是 2.C 3.符合题意即可 4.示例1:选A。因为这个题目从正反两面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即每个人都应有对真善美等的敬畏之心,又应有不畏挫折磨难与未知的勇气。相比之下“真正的勇者”则显得平常。 示例2:选B。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都是在阐述作为一个真正的勇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内涵,作者的论述纵横捭阖,从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和事实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勇者。所以用“真正的勇者”作为题目简洁又能体现文章内容。而“有所畏,有所不畏”在文中阐述得还不够明确,所以选择B为题目更合适。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解释加点词

(1)臣之妻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  ______  (3)然冀弼谐以辅不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子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美于徐公    然冀弼谐辅不逮

B. 能谤讥市朝    皆朝

C. 时时间进      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D. 寡人耳者     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句子一:王曰:“善。”下令……

句子二:帝大悦,诏……

 

查看答案

近日,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发生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多地出现“爆表”情况,“雾霾”再次引起了舆论高度关注。

【材料一】——媒体报道

伴随着雾霾来势汹汹,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帮助市民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APP,比如蔚蓝地图、墨迹天气、PM2.5等等,除了实时提供雾霾状况,这些APP软件为预测雾霾,从区到监测点,精细程度大大增加了;同时企业超标排放实时公示,方便了公众监督。

环保部门专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及其他慢性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一般人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材料二】——微信声音

悟空:师傅,前面云雾缭绕是不是到大雷音寺?

师傅:你这泼猴,出家人不说诳语,那是北京,那里的人生活在仙境里,据说幸福指数全国第一,要不你留下吧。

悟空:不,我不留下,我想去西天。

师傅:你这泼猴,留在北京是去西天最快的方式了。

(评论:哇,雾霾对生命的危害,连金蝉子转世的唐僧都吐槽承受不了!)

【材料三】——他山之石

70年前,美国洛杉矶这座美丽繁华的“天使之城”,也曾经遭雾霾肆虐长达半个世纪,严重的雾霾之下,哮喘、气管炎、咽喉炎、心脏病和一些过敏性疾病开始爆发。老人、儿童、孕妇以及呼吸和心脏系统本就脆弱的人群成为了抵抗力最弱的受害者。到1950年代一次严重雾霾侵袭时,两天内因为呼吸系统就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就达到了400多名。

洛杉矶人并没有选择戴上口罩,躲回家里,欺骗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人们开始以各种方式发出声音,表达不满,首先挺身而出采取行动的,是一群家庭妇女,这些平时对于环保和科学知之甚少的中产阶层女性,自发组成一个团体,取名“驱除烟雾”,在良性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制定严格的加州环保标准,依靠法治的力量和公民责任推动,在保护良好环境的基础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

【材料四】——政府行动

涵养好湿地资源,对净化空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国家积极推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同时举办了“中国国家湿地公园专用标志”发布仪式(图标见下图)

1.从“微信声音”中我们再次感受到朋友圈吐槽雾霾的幽默,请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留在北京是去西天最快的方式了”的理解。

2.材料四的图是中国国家湿地公园专用标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画面含义作说明。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别人先进的、成功的治霾经验,我们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给治霾提几点建议。

 

查看答案

“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是简在文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简爱》这部名著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

B. 《简·爱》这一故事主要发生在劳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三个地方,其中桑菲尔德庄园最重要。

C. 简·爱在劳沃德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潭波儿小姐,最喜欢的老师是海伦。

D. 小说中由彼此对立自然因素如冰与火、丽日与风雨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查看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 这首词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C. 这首词前两句描绘曾经的军旅生活,接着三至七句表达渴望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

D.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