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份个人课外阅读状况调查问卷,请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写一份小结材料,交给语文...

下面是一份个人课外阅读状况调查问卷,请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写一份小结材料,交给语文老师或同学分享你的阅读经验,字数不超过100字。

    请列出你本学期读过的最喜欢的五本图书。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法值得提倡?

    你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了哪些好习惯?

 

示例:本学期我读了《西游记》《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猎人笔记》《镜花缘》等五本书,我采用的阅读策略有很多,例如读《西游记》用精读和跳读,读《白洋淀纪事》采用朗读、速读、猜读、默读法。阅读习惯有边读边写点儿笔记,做圈点批注,做摘录,读完与朋友分享阅读经验,遇到拦路虎,找字典弄清楚。[5分,三个问题均要涉及,酌情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根据提示部分,首先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五部文学作品的名字,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在介绍阅读方法的时候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读书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等角度来谈;最后可简要论述学习习惯,如查字典,及时和同学交流等。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字数的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①驿②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①邯郸: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②驿:驿站,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1.这首诗中涉及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一个节气?并说说这一天有何特点?

2.这首诗最感人之处是什么?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①,而通轻侠客②。援前在交趾③,还书诫之日:“吾欲汝曹④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⑤正法⑥,此吾所大恶⑦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龙伯高敦厚周慎⑧,口无择言⑦,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⑩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救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注释】①讥议:讥讽,谈论。  ②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③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④汝曹:你等,尔辈。⑤是非:评论、褒贬。⑧正法:正当的法制。⑦大恶:深恶痛绝。⑧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周慎:周密,谨慎。⑨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择:败坏。⑩杜季良:东汉时期人。0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⑩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谨敕:谨敕:谨慎。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1.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B.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C.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D.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从学习和修身两个方面论述,目的是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最忌险躁。

B. 【乙】文以“汝曹”称子侄,并反复出现,接近了距离,使子侄们在阅信时倍感亲切。

C.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作者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清高思想。

D. 马援也很喜爱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

4.【甲】为了增强劝诫的意味,诸葛亮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论述。淡泊宁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淫慢险躁,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各填一个成语)【乙】为了增强劝诫的力度,马援用“刻鹄不成尚类鹜”、“____”比喻说理,用____、杜季良的为人来对比说理。

5.【甲】【乙】两文强调的修身之道各是什么?请谈谈对你的启发。

 

查看答案

纪念白求恩同志

朱德

    ①诺尔曼·白求恩同志逝世三周年了!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是有国际声誉的医生,是北美洲的四大名医之一。他是用他的高明的技术服务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坚强战士。一九三六年西班牙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时,白求恩同志曾亲赴西班牙,丙政府军服务医疗工作,在马德里、巴塞隆那组织了输血运动,由于他的努力,曾经救治了数万受伤的士兵、妇女和儿童的性命。一九三七年,我国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他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自一九三八年春即赴山西、河北战地我军中工作,领导我军医疗工作,不幸因施行手术中毒,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晋察冀军区逝世。白求恩同志之死,使我们永怀无限痛惜和伤感,觉得这是我党、我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

    ②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③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的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在他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的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而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

    ④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他已五十多岁了,不顾战地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将士,他说:“(A)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愈早愈好。”甚至在意外的情形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他的技术高明,在我军中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他不但以这种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来执行自己的业务,并且教育了他周围一切人,从医生、护士到勤务、马夫,告诉他们:“(B)没有那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那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鼓励他们每个人“要学习独立王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

    ⑤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职务,他自己写课本,办学校,走到那里,教到那里,没有夸夸其谈,言多于行的坏习气。他说“(C)空谈代替不了行动,话是人们发明来描写行动的,照它本来的目的去用它吧。”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满着这种明亮清透的实际主义的光辉。

    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坦白正直。他对一切伤病员、一切同志、劳动人民,表现了他无限的忠诚热爱和无条件的帮助他们,平等的看待他们中的任何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他也最能坦白正直,批评他们的缺点,严正的指斥工作中的毛病,帮助改正。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⑦白求恩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然而我们将永远记得白求恩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也诚如加拿大民主书报俱乐部古柏先生来函所说:“(D)加拿大的人民,因为有如此伟大光荣的子孙而感觉骄傲。”世界一切反法西斯战士,首先是我党党员,应当学习和发扬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许多优良品质,来最后战胜法西斯主义,完成自求恩同志未了的伟大事业。

    (选自《解放日报》1942年11月l3|日)

1.对这段文字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赞扬白求恩同志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具体表现在富于国际主义精神、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实际主义作风、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

B.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运用对比手法,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进行对比,本文也将白求恩与“许多医生”作对比,表现白求恩医疗技术的精湛高超。

C. 第⑥段中“莫不”一词,双重否定句,表达强烈坚定的语气,强调接触过他的每一个人都被白求恩精神所感动。

D. 朱德写此文目的是号召全党同志学习和发扬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和许多优良品质,来最后战胜法西斯主义,完成白求恩同志未了的伟大事业。

3.本文画线处四次引用人物的原话,请选择其中的一处,说说其表达的效果。

 

查看答案

凌晨四点的月光

陈志宏

①时至今日,我再也没有像那晚那样默默凝视凌晨四点的月亮。

    ②浓而厚的夜幕中,一轮残月发出惨白的光,微亮的一点,虚弱无力,像大病初愈的样子。远山如墨,近树似黛,世间万物好似沐在牛乳中,虚虚浮浮,看不真切了。周遭虫嘶不歇,间或一声夜鸟长啼,划破长空,静夜逾静。

    ③陪我一起看月亮的,是远道而来的小叔叔。那年我刚好20岁,一个早春的夜里,父亲遽煞离世,顿感天塌地陷,命运被一股奇异的力量裹挟着,毫无反抗之力,不知不觉堕入暗夜,看到不一丝光亮,摸不到前行的路。灰暗的心,把文字涂抹成颓废态,发表在校报上,七弯八拐,被叔叔知道了。他决定南下赣州来看我。

    ④一见到我,叔叔板起脸孔,严厉训斥:“你不要想蠢事,都这么大的人了,要懂事呀!你爸不在世了,更要学会坚强。寻短见是最没出息的,你爸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生!”我无言以对,默默低头,极力控制眼泪不要流出来,一眨眼,泪珠还是不听话,落了下来,沾湿了鞋面。

    ⑤叔叔陪我在食堂吃了一顿晚饭,顺便给了我60块钱。钱这么俗气的东西,那时,让我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爱的温暖。饭后,叔叔陪我在校园里走了一圈又圈,两人相对无言,唯有春风笑。

    ⑥父亲有四兄弟,唯有叔叔成功跳出农门,在省城邮电单位上班,做水电工。我在村里,他在城里,平时接触很少,叔侄关系并不算亲融。他从南昌过来,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虽忧郁不散,但惊喜已至。关键时刻,亲情总能显现其威力,展示其魅力。

    ⑦叔叔收入并不算高,为了省钱,他托熟人关系,搭乘“昌吉赣”线邮车过来。他们沿105国道一路收放邮包,原本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硬是走了十多个钟头。邮车披星出发,丁午才把叔叔送到我校门口,接着,他们又往赣州城驶去。和开车师傅约好,第二天凌晨四点,邮车弯进来,到我们校门口,接叔叔回南昌。

⑧那夜,叔叔和我挤在学生宿舍单人小床上,怕打扰其他同学休息,相卧无言。安眠的夜,时光总过得很快。临近凌晨四点,我们迷迷糊糊爬起来,急急慌慌赶去校门口,却没看见邮车的踪影。叔叔看手表,才四点过五分,在月光下焦急地徘徊,生怕错过了车。那时没有手机,连传呼机的踪影都还没出现,无法与邮车师傅联系。只有干等。

    ⑨我静立月下,抬头凝望月光,环视远山近树,溶溶月慢慢化解心头结,驱散心尽的阴暗。千年月照方寸心,如清水洗尘,一点点去除心间的轻尘浮埃。

    ⑩凌晨四点的月光是我人生的初见。此前和之后,我都不曾认真打量过这个时间点上的月光。如水的月光,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读懂了人生的不易。

    那片赣南月,以亮光的为笔,以大地作纸,重重地写下人生忠告:“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一字字烙进我的心里,让我警醒过来。

    久等车不来,叔叔收脚,不再踱步,蜷缩在月下小憩,我紧挨着他,席地而坐,不知不觉我们叔侄俩竞在月光里沉沉睡去。

    邮车喇叭在校门口山响的时候,时针指向6点,天亮了。

    看到邮车鲜红的尾灯在赣南山区林密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站在清晨的我,伸了一个懒腰,默默地告诉自己:真的,天亮了。

(选自《语文报》2017年第34期)

1.本文题目能否换成《我的叔叔》,为什么?请比较说明。

2.文末出现两次加点词“天亮了”,说说有什么不同?

3.景物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请结合下面知识卡片中的相关知识,从文中A、B两处中任选一处做批注。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凌晨四点的月光是我人生的初见”这句话深层意蕴的理解。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和智著阅读。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在《阿长与(山海经)》    里,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史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列子》合称为“四书”。

C.《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寓言,通过一个昏庸无能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D.《荷花淀》《芦花荡》是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用纪实的手法正面表现抗日战争的激烈、血腥和残酷,讴歌了陕甘宁边区人民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的是谁?请用几句话勾勒其性格特征,并引用一个故事来印证,最好有些细节。

备选人物: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和尚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