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众多共产党领袖。他们是: (填写字...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众多共产党领袖。他们是: (填写字母)

与彝族总首领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率领红军先锋部队走过彝族区的指挥员——____________

曾经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后毅然投身共产党的“土匪头子”——____________

远道跋涉,到北京、上海、柏林找寻共产党的革命领袖——____________

A.贺龙    B.朱德    C.刘伯承  

(2)《昆虫记》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奥秘,请结合作品选择其中一个奥秘进行探究。

A.圆蜘蛛如何保护虫卵,体现母爱。B.金龟子为何丢下自己的工作,主动要求协作同伴运粪球。C.砂泥蜂为何用下颚抓住茎,伸展开身体并蜷缩着腿睡觉。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A B (2)A.蜘蛛编织卵袋,并在外面为其包裹一层柔软的丝绒;B.金龟子表面看来帮助推粪球,实则图谋劫掠;C.砂泥蜂的独特睡姿其实是为了抵御风暴的袭击,保持身体的平衡。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身边的文化遗产。

    宁波于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类型。身为一个在宁波读书的学生,你所知道的宁波的物质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__,非物质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__。(各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入则无法家_________              (2)富贵不能__________

(3)且置土石__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翻开书卷:一抹月色能引发遐想,“(1)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群水鸟能激起喜悦,“争渡,争渡,(2)______________”;一座金台能招揽贤士,“报君黄金台上意,(3)_______________”;一柄武器能梦回旧朝,“(4)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李白把乡愁寄予流动江水,轻吟:“(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崔颢把乡愁揉进浩渺烟波,低叹:“(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更有诗人把乡愁写入一封家信,浅唱:“(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4岁,我们满怀chōng(1)憬,懵懂依然。

校门前,jū(2)躬、问好,还有老师的灿烂微笑。

教室中,老师、粉笔,还有我们的奇思妙想。

走廊间,笑声、歌声,诉说学习的酸甜苦辣。

食堂里,饭盆、汤勺,还有吃饭的叽叽喳喳。

操场上,奔跑、跳跃,记录生命的五彩bīn(3)纷。

16岁,我们怀chuāi(4)梦想,扬帆起航。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查看答案

废弈向学

[明]何良俊

魏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注释】①魏琛:人名。②苍头:仆役,仆人。③仕宦:做官。④即:那就。⑤乃:副词,却,竟然。⑥向京:来京。⑦赤彪:人名。⑧许:处所,地方。⑨假:通“借”。⑩闻见: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⑪优:好,长进。

1.下列句中“日”作状语的一项是(  )

A. 颇以弈棋废    B. 我以始出时去人近

C. 闻见    D. 士别三,即更刮目相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或时睡顿,则    B. 其一坐于前

C. 作气    D. 狼不敢,眈眈相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颇以弈棋废日。

4.从“废弈向学”这件事可以看出魏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