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____________

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乎?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此所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中心句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1.苟且偷生通“避”,躲避。通“向”,从前。停止,放弃。 2.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舍生取义(或义重于生或重义轻生)羞耻(恶)之心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解析】选自《孟子·告子上》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时期 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追求的,熊掌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只有舍弃鱼而选择熊掌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所喜欢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能采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方法不能采用的呢?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够生存下来,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这样看来,有这种方法却不采用。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大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是贤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了就可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四处游历的人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被轻视而不肯接受。如果见了高位厚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因得好处而丧义),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好处);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子与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而不做吗?(如果这样做了,)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从、绝”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注意“辟”是通假字,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非独”,不单、不仅;“丧”,丧失、丢失;“蹴”,用脚踢;“与”,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5)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6)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7)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

(8)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辛弃疾的爱国激情与雄心壮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柴静的《穹顶之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空气污染尤其是雾霾现象的关注,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试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霾在中国被定义为一种天气现象。 雾霾是很多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包括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它们均匀的浮游在空中,把大量的可见光都散射跟折射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能肉眼看到的颗粒物最少也都是它的20倍,我们看不到单个细微颗粒物的存在,但它让我们失去了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构成雾霾的细微颗粒物包含15种致癌物,所有这样致癌物都附着在叫做黑碳的物质上,它只有0.2微米,但是它呈锁链结构。两克黑碳铺开能有整个篮球场那么大,所以它可以吸附很多的致癌物和重金属。  (摘自柴静《穹顶之下》有删改)

材料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薄雾浓云愁永昼”、“晓雾忽无还忽有”无数与雾有关的诗词佳句千古流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也以雾而著称,这就是“雾都”重庆。从古至今也流传着许多有关雾与天气的谚语,比方说“十雾九晴”、“大雾消散,三日晴天”、“大雾不过晌”。雾让重庆褪去了平日斑斓的色彩,又起到了微妙的调光和柔化的效果,还原出本真的宁静和婉约,仿佛一幅意境悠远、气韵绵长的水墨山水画卷。

材料三:雾的主要成分为水。“当能见度小于10公里,且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以上时,即可判识为雾。”雾还有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解读:“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然而“雾都”重庆现状是这样的:灰黄天空笼罩山城,从早到晚阴沉昏暗,没有云雾缭绕的洁白,不似气蒸云梦的仙境。其实,二战时的军工开发和建国后的军工建设,导致大量的细微颗粒物漂浮在重庆上空,山谷的地形又使得其难以扩散。细微颗粒物在空中的相对比例自1937年以来一直远超8%。

⑴依据材料一《穹顶之下》的相关信息,给“雾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夜上海、秋北平、雾重庆”一直是人们神往的美景。但柴静告诉我们,浪漫的“雾重庆”在实质上却是可恶的“雾霾重庆”。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找出重庆的阴沉天气不是“雾”而是“雾霾”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更好的普及雾霾知识,根治空气污染,倡导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重庆一中准备邀请柴静在艺术楼组织一次关注雾霾的知识讲座,请你为此撰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柴静在《穹顶之下》中认为钢铁生产导致的空气污染最为严重。为了调研重庆钢铁的生产现状,同时缓解初三的紧张,你所在的班级准备本周六早上去长寿重庆钢铁集团实地考察。但是班上的魏成同学却想认真学习,备战中考,不愿意去也完全没有留意本次的活动。你该如何规劝并邀请他一同前往长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句子,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总是充满无限的可能,我们惟愿把握那“生如夏花般绚烂”的精彩。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景区内有大小溪流40多条,把四面山点缀得绚丽多姿,气象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内有艰深难识的诡异字体和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奇联”。

①历经千载的朝源观,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以道教为主的人文景观。

②落水成瀑,128挂瀑布飞悬于山间各具形态,80米以上高度的瀑布就达14处。

③在幽幽的密林深处,隐藏着先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

④其中望乡台瀑布以40米宽、152米高成为中华第一高瀑,引领了四面山瀑布风骚。

A. ④②③①    B. ③②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和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永远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怀。

B. 近日,育才中学5名中学生在重庆赛区选拔赛中以绝对优势胜出,获得代表重庆市参加2014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C. 2014年元旦节虽然只有一天假,但重庆各景区仍然是游人如织,冰雪景区和温泉度假景区最受人们的欢迎。

D. 由湖南卫视倾力打造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最火爆的成为2013年度娱乐真人秀节目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