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然而,有时候蜕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地打针吃药,细心地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性地摸了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觉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岩大约1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因为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1.读第⑤段中两处对野菊花进行描写的画线句,请从中找出表明野菊花特点的词语。

2.第⑥段中写道,“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是一件什么事情让“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

3.从全文看,“我”能够“幸存下来”并“健康地长大”的因素有哪些?

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5.文章结尾写道,“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请你谈谈这句话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1.外在特点:(那样)鲜艳,(那样)灿烂;内在精神特点:精神抖擞,没有一丝倦怠之意。(此题关键是回答出野菊花的两方面的特点,野菊花虽然普通,但开得很灿烂,精神抖擞。) 2.从医院回家途中,看到白菊花,受到生命的启示。(此题需要我们从文中提炼信息,“我”在看到野菊花后,回到家主动吃药,有了“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可见“我”看到白菊花,受到了生命的启示。) 3.①父母对“我”的爱;②白菊花给“我”的生命启示;③“我”战胜疾病的勇气。(“我”“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但父母没有舍弃“我”,可见父母对“我”执着的爱是“我”幸存下来的根本原因;“我”之前对生活很消极,但“我”看到白菊花后变得有信心;同时因为“我”有了战胜疾病的勇气,才能健康地成长。后两点是“我”健康地成长的主要原因。) 4.语境义:露出、现出、显出(大意相同即可);作用:将人的笑颜比作花,形象地写出了“我”看到花时的喜悦之情。(此题要求我们“结合语境”理解,我们可首先回答出“绽放”的语境义,再结合 “绽放”一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5.从结构或内容两方面作答均可。(1)结构:收束(总结)全文,首尾照应(前后照应);(2)内容:深化中心(升华主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白菊花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尾句的作用通常有三点:①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②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③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思。此题我们可以结合以上三点分析。)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根据题干要求从中找出表明野菊花特点的词语的能力。此题关键是回答出野菊花的两方面的特点:一个是外在特点,一个是内在特点。也就是野菊花虽然普通,但开得很灿烂,精神抖擞。 2.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根据问题,找到文中相关情节,联系上下文分析概括。此题需要我们从文中提炼信息,“我”在看到野菊花后,回到家主动吃药,有了“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可见“我”看到白菊花,受到了生命的启示。读懂情节是概括的前提。 3.试题分析:注意“哪些”一词,要从“父母的爱护”“白菊花的启示”和“自己的努力”三个方面概括。“我”“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但父母没有舍弃“我”,可见父母对“我”执着的爱是“我”幸存下来的根本原因;“我”之前对生活很消极,但“我”看到白菊花后变得有信心;同时因为“我”有了战胜疾病的勇气,才能健康地成长。后两点是“我”健康地成长的主要原因。 4.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先要解释词义,然后点明比喻的修辞方法,再从表现“我”的心情方面分析概括,要使用评价语“生动形象”。此题要求我们“结合语境”理解,我们可首先回答出“绽放”的语境义,再结合 “绽放”一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5.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注意要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概括。结构上可从总结、呼应来考虑,内容上可以从点明中心突出文章的主题方面来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胜、吴广喜,鬼      无与为乐者

B. 楚人怜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C. 扶苏数谏故            激怒其众

D. 乃丹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

2.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B. 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 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 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

 

查看答案

阅读《京城“老字号”》,完成后面小题。

京城“老字号”

①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是对老字号的感情。然而近年来许多老字号都处于市场的尴尬境地,就经营与管理而言,加强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②“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在一定区域内有良好声誉的商号,此商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产品和服务是自己开发的、专属的、消费者认可的,有自己的原创产品;产品和服务多数是手工制品或以手工制品为主,过去多为自产自销,甚至前店后厂的优秀民族企业。老字号平均都有160年以上的历史,最长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年。

③目前,老字号日渐势弱,主要缘自西方先进经营理念和多种业态的冲击,由于老字号吃的是“老”,在发展中有许多制约。

④“草包金”现象严重。有人说外国货是“金包草”,凭借包装卖钱;而中国是“草包金”,凭借质量卖钱。北京老字号也处在这个误区中,虽然商品的质量是无可挑剔了,但就在包装上吃了大亏。缺乏品牌延伸意识。不失时机地实施品牌延伸,借以增加利润增长点,做大市场“蛋糕”,是老字号要思考的问题。这点同仁堂没有落伍,同仁堂,于清朝康熙八年(1699年)开业,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最终由一个小作坊式的药房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多亿资产的“药业航空母舰”,被誉为“国药第一品牌”。法律保护意识差。老字号的名字通常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故事,在产品经营中,名字就是“金字招牌”,但缺乏现代商标保护意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王麻子”剪刀之所以破产,原因很多。从民国开始,北京就有很多地方出现了“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等招牌。步入市场经济后,大量假货更是充斥市场。“王麻子”没有在品牌维护这个重点环节上投入力量,导致“假李逵拖垮真李逵”。当然缺少现代化经营意识也是老字号发展的桎梏。

⑤所以老字号要发展就要解决传统与现代这对矛盾。两者整合嫁接的好,老字号会焕发青春的魅力。

1.文章第④段说明了老字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根据第段的内容,用四字词语概况“老字号”商号的特点。

3.阅读链接材料,根据原文提出两条保护和发展老字号的措施。

材料一:老字号大多秉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训。在各种媒体上,打过广告的老字号少之又少,老字号的宣传主要依靠百年累积的名气,随着老字号品牌观念的逐步减淡,老字号想依靠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传承下去将很难。电视剧《大宅门》《大清药王》的热播,无形中给同仁堂打了一支强心针。使之在香港、台湾、东南亚也家喻户晓。仅2005年一年出口额就达1.7亿。

材料二:全聚德是北京一家有130多年历史的著名烤鸭店,以首创挂炉烤鸭名震中华。被誉为“天下第一楼”,如今已形成全聚德集团。先后向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世界不少国家派遣厨师或建立分店。同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了80多个子店。“全聚德”三个字在今天的身价已值数亿元,成为中华第一品牌。

 

查看答案

某班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24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琴艺,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材料二】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

【材料三】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材料四】“分人”刘翔走出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低谷,不断创造佳绩。在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强势夺冠,再回巅峰。

【材料五】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佩杰,七八岁时就担当起照料养母的重任,后来又带着母亲去上学,这个“久病床前无孝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1.上面是某同学为“用青春谱写爱的赞歌”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三则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下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故事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雪》—毛泽东)

(2)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江南》温庭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5)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出师表 》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