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②,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注释】①骜:同“傲”,傲视、瞧不起。②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③靡:无,没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    躬:

(2 攘除奸凶      攘:

2.把下面的文育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面忠阵下之职分也

3.诸高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整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

4.结合文意,说说[甲] 文中先帝和[乙] 文中柜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1.躬:亲自; 攘:排除,铲除。 2.(1) 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并不企图飞黄腾达,使名声传播到诸侯之中.(2) 这些就是我(诸葛亮)用来报答先帝(刘备)并且尽忠于陛下(刘禅)的职责与本分。 3.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4.(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2)都是求贤若渴;(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 【解析】甲文选自:《三国志》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乙文选自:《吕氏春秋》 作者:吕不韦 年代:战国 甲文译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乙文译文: 齐桓公拜访一个叫稷的人,一天去了三次都没见到他。齐桓公的随从人员说:“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君,拜访一个平民百姓,一天三次都没能见到,这也就可以停止了。”齐桓公说:“话不能这样说,一个看轻功名利禄的人,当然看不起他的国君;如果他的国君轻视霸主之业,自然也看不起有才华的士人。纵使稷先生轻视官职俸禄,我怎么敢轻视霸主之业呢?”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躬:亲自。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闻达:显达,扬名做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少说是一种智慧

①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大师对话语的精辟见解让人颇受启示。 

②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生活和工作之中,人与人之间运用适当的语言,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增添乐趣、促进工作。然而,话语过多、夸夸其谈,便会让人生烦起厌。

③“善言不必多,言多必有失。”历史上的文臣武将,都明白“多言必败”、“多事多患”的道理,都知道管好口舌的重要性。东汉名将马援,很讨厌议论别人长短的人,他说:“儿孙中有人有这种行为,让我难受,我宁愿去死。”清代名臣曾国藩也认为“多言失德”,他说招致品德败坏的是“长傲”与“多言”。

④话语过多,往往显示出自己的虚伪浅薄。俗语“一壶水不响,半壶水叮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看一个人,评价一个人,智者不会光听这个人是怎样说的,而是要揣摸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更要看这个人是怎样做的。少说话,不是不说话,是要抓住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说话之前,注重观察、审视、酝酿和蓄力,如同拉弓射箭一样,拉弓蓄力,射出去的箭才铮铮有声。麻雀每天从早到晚,啾啾叫个不停,却不引起人们注意;楚南有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⑤少说话,多倾听。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倾听自然,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找回真实的自己。倾听别人,尊重说话者,可以建立真正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你也可以倾听自己,与自己对话,真正读懂自己,了解自己,为自己的理想信念

加热升温,摈弃虚华与浮躁,驱逐烦恼和郁闷,创造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旋律。   

    ⑥少说话,多微笑。对同志、朋友和家人,多一些微笑,保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面对无奈事情,淡然处之,微微一笑,若无其事,乃是最好的应对办法。面对天灾人祸,多一些微笑,保持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    

⑦少说话,多思考。多思考,就不会片面看问题;多思考,话语和行为就会少出错或不出错;多思考,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容易被人接受。    

⑧少说话,多干事。生活和工作中难免陷入困境,不将“难”字挂在嘴上,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做出成绩后不表功、不炫耀,不居功自傲,要学会守拙,善于推功揽过。被人误解、受到委屈时,也要少说话,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⑨少说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艺术,还是一种美丽、一种智慧。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记住大师的告诫,话语像黑夜星星。黑夜星星虽然少,但给人光亮,照人前进,被人欣赏,受人点赞。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2期)

1.本文的中论点是什么?

2.通读全文,试分析文中第①段的作用。

3.文中第3段划线司运用了什么论证力法个有什么作用 ?

4.仔细阅读⑤-⑧段。下面的例子适合作为哪一段的论据? 请简要说明理。

例子:美国最有影响的人生导神卡耐基,有一次到一个著名植物学家家里做客,整个晚上桂物学家都津津有味地给卡耐基讲各种千奇百楼的祛物而卡耐基呢? 听得津津有味,目不特时。律个特射喜政听战事的孩子,中间只是偶尔思不住问一两句,整个过程完美地表现出他时说话者极大的年重,没想到,丰夜离开时。植物学家紧担着卡耐基的手、兴奋地对卡时基:“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谈话专家。

 

查看答案

(2017·甘肃白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宣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希望中学正在开限“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组已收集了一些材料,请你阅读这些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诈骗分子用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许骗分子称张女士通过查询得知,某公安局的电话与来电号码是一致的。惊恐之下,张女士将十几万元打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等地意识到被骗时,病悔不已反许骗专家说,公安机关执法期问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不会打电话要求你往银行账户存钱。近年来,这类案件今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承受着心理的痛苦.

材料二: 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同络和短信方式。城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请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成转账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对这类案件了解不多,缺少警惕,容易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透露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向陌生人的账户存钱。有些受害者接到这类电话,思想就被骗于控制了,不能及时询问亲友,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材料三:9 月开学李,一个诈骗电话,让山东女大学生徐玉玉从人生的高峰跌落到生命的谷底,也彻底引爆了民众累积的关于个人信息“裸奔”的深切不安报狂的电信诈骗,新射出个人信息泄露危机9 月,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惩治网络诈骗12 月5 日,工信部部署清理整治网上改号软件整治电信诈骗的大网已经拉开,个人信息将得到更有效、更安全的.

(1)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材料中划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修改在下面。

(3)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诈骗意识,请你编号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字号的句子依次城入文中机线处,使上下文治意连贯。正确的项是 ( )

当一个人被情性所控制时,往往办事拖拖拉社,_____________;或做事半途而庞, _____________;或安于现状,____________或夸夸其谈,__________或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优来明日愁的态度消极混世到头来,丧失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失去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丧失了做人的原则

①空想大于行动②不思进取③缺乏恒心与毅力④ 不能言必行。行必果

A. ②③④①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简述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2)《水游传》中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有一首诗。阅读后,请结合相关情节,概括这场灾产生的原因并简述晁盖等人是如何脱险的。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黄涛收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