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     

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存折上 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来源:学科(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发生了什么事?” 

“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精华本,2014年9月第一版,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8段内空缺处填入三句恰当的话。

2.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

3.小说第6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

4.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

5.请发挥想象,运用这种写法将本文第10段“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内心独白描述出来(80到100字)

 

1.母亲的饺子  朋友的存折  妻子的字条 2.(1)因为老师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更重要的是老师注重内心的感动而不重视物质享受。  (2)因为老师给他的礼物是20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老师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他。 3.不能删去,第6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删去后文意不连贯,情节不够完整。 4.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拨动人们心弦的感动,因为这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珍惜岁月的真情,才是找回了颤动的感觉。 5.示例“妈妈,我只是说想吃您包的三鲜饺子,没想到您竟真的给我送来了!您对我真的是太好了!我平时很少回家看您,很少关心您的身体和生活,想想这些,我真后悔啊!妈妈,今后我一定好好孝顺您!”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补充情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补充适当的词语即可。此外还要考虑到根据行文的顺序来填充。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看懂原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来理解。从老师给他的礼物是老师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的一篇作文和老师注重内心的感动而不重视物质享受的角度作答即可。 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首先要理解好第6段的内容,然后在考虑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亮明观点:不能删去。内容上的作用:强调梦想已经实现但感觉已经不重要。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认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 )的宝珠山茶,( )的单瓣梅花,( )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 )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撇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发,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将下面相应的内容填入空白处,其顺序是        

A. 白中隐青    B. 冷绿    C. 深蓝    D. 血红

2.本文抓住了江南的雪___________和北国的雪___________的特点,进行描绘,展现了两幅形象鲜明,特色各具的生动画面。

3.作者最欣赏的景物是什么?(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一个并说明理由。

A、暖国的雨    B、江南的雪  C、北国的雪

4.作者是如何描绘北方的雪的动态之美的?这些句子表现了什么?

5.请结合平时积累,默写出咏雪的两句诗来?

 

查看答案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

3.请说说这首诗中的颈联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名著考查。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 ,第三部是________________ ,凡尔纳是_______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就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充相应的内容。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天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忠心为国的民族气节。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