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标题: 15日上午开始,某自媒体在其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标题          

15日上午开始,某自媒体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称,将于15日上午8时开始,在包括北上广在内的一线城市地铁中,投放一万本图书。任何乘客在发现被投放的图书后,均可带走进行阅读,并将之在城市中长期传递。

实际上,“地铁丢书大作战”收获的关注度,与多位明星参与密不可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当天上午,包括黄晓明、张静初在内的多位演艺界明星同步发表微博,表态加入此次行动。

这场,“地铁丢书大作战”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广阅读,而发动明星丢书,也是考虑到通过明星效应,可以引起更多关注和参与。更多的网友在质疑。有人认为活动的形式大于意义,而明星的加入,使得其更像一场作秀。参与的明星并非酷爱阅读者。有人表示,从国内的地铁运营环境来看不可行,尤其是在早高峰期,没有人会注意到藏书,此外,参与活动的图书是否符合读者阅读兴趣,也无从得知。

【材料二】

“丢书大作战”:读书也可以很好玩

这个活动是一个叫做“新世相”的微信公众号发起的。公众号的运营方——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汪再兴说,“丢书大作战”源于“伦敦地铁藏书活动”在社交媒体的火爆。

一周前,“新世相”决定组织这个活动。我们写邮件给发起“地铁读书活动”的英国机构的负责人,他们表示支持并向我们传授经验。同时,我们快速确认了京港地铁、海南航空和滴滴顺风车为合作方,作为这次投放的主要渠道,多家出版社支持了此次发放的一万余册图书。汪再兴说,在选书上他们有自己一贯的标准,那就是有价值的阅读。下一步,他们会把线上和线下系统优化,在不消耗公共资源的前提下,帮助用户自发完成图书的共享和传递。

“新世相”还在今年6月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一位内蒙古库伦镇的小伙子在寄回的图书里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在镇上小卖部打工的年轻人,之前接触的都是流行书。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好书,我是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我希望在这样的城市里,能有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好书。在出版人路金波看来,包括“丢书”在内的一些活动,就是通过流行文化的刺激,让书走到年轻人中间。推广全民阅读,不能仅靠政府层面的推动,必须要玩儿起来,依靠年轻人的力量推广,让阅读不再枯燥。我们的学者、作家、出版人要勇敢冲到年轻人身边,照顾年轻人的需求和口味。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说:“我曾经看过很多关于读书日的活动,但推广手段陈旧,效率较低。如果能在推广形式和方式上创新,肯定事半功倍。‘丢书’活动很有创意。无论做什么,只要能让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上来,都是好的,地铁里‘丢书’的活动类似于以 前的图书漂流,但因为地铁人流密集,所以效率更高。”

【材料三】

英国:“丢书”带来阅读共享

虽然丢书活动的热潮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本报记者来到伦敦,试图通过乘坐地铁,了解为什么伦敦的人们会对“丢书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

伦敦地铁“丢书活动”现在的总负责人是奥克斯雷女士,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英国人有爱读书的传统,人对纸质书籍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怀旧情绪。在信息时代,手机无处不在。英国也受到手机的影响,英国人也经常看着他们的手机屏幕。这也就是为什么‘地铁上的书’这样的活动很重要的原因。有时环境十分重要,我们就想给人们一个选择——为什么不读一本书呢?”

《哈利·波特》中赫敏的饰演者沃特森酷爱读书,她不但参与“丢书”,还发起了一个名为“我们共同的书架”的读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材料源于《新京报》以及网络)

1.请你为材料一这则新闻短评拟一则标题(20字以内)。

2.下列对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丢书大作战”的发起者“新世相”在事前已做过多方面的准备,并取得了各方力量的支持,同时,对此项活动也有后续的规划。

B. 一位内蒙古库伦镇的小伙子在寄回的图书中写到“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好书”,可以看出此次“地铁丢书”活动确实收到一定效果。

C. 路金波认为,学者、作家、出版人要勇敢地冲到年轻人身边,照顾年轻人的需求和口味,这样就一定能调动年轻人的力量,同时让阅读不再枯燥。

D. 奥克斯雷女士认为,在信息时代,英国的国民阅读同样受到手机的影响,出现了危机。“地铁丢书”活动显得很重要。

3.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的观点的选项是(    )

A.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过胎死腹中的策略。

B.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C.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对“地铁丢书”行动,网友褒贬不一,你认为这样做有利于推广阅读吗?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1.地铁丢书行动进京 乘客质疑作秀 2.A 3.B 4.观点一:此项活动有利于推广阅读。①地铁丢书有创意。在活动推广的形式上有创新,让书籍走到年轻人中,让阅读不再枯燥;②有组织、有计划。地铁丢书活动调动了各方社会力量,又有长远计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③可以提高效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是人口密集地,地铁更是人流密集点,因此可以高效传播书籍。④创设阅读条件。环境很重要,地铁上有书,人们就有可能选择读书,而非看手机屏幕。 观点二:这一活动对推广阅读并无太大作用。①中国的地铁丢书仅停留于形式的模仿。参与的明星就有差别,赫敏(沃特森)本就是一个阅读酷爱者,而中国的明星则不然。因而明星效应未必好。②缺少阅读的氛围。英国人有爱读书的传统,这是丢书活动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则不然。③国内的地铁运营环境差。拥挤、人流量大,是国内地铁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阅读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拟写标题呢要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材料一的1、2段谈的是地铁丢书行动进京。3段讲的是乘客质疑作秀。两个要点缺一不可。 2.试题分析:A项抓住了要点,概括准确。B“可以看出此次‘地铁丢书’活动确实收到一定效果”错。原句的语境是“在今年6月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中。C“这样就一定能调动年轻人的力量,同时让阅读不再枯燥”说法绝对且无中生有。D“出现了危机”无中生有。 3.试题分析:B“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的观点是“如果能在推广形式和方式上创新,肯定事半功倍”,强调创新与实践,所以B项不能支持这个观点。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鼓励有创意,又要合理,即合乎要求。既放得开,又收得拢(结合原材料作答)。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学生要首先理解好原材料的内容、思想,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材料来断定答案。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作品阅读

古董

韦延长

“好东西!好东西!”任大川连连叫道。他把那件青花瓷器凑近灯光前,双手慢慢地将它翻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看似普通的小碗,是不久前儿子任小格到山里“意外”淘到的。

那天任小格走累了,就敲开一户农家的门。三间低矮的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腰上,房子四周是用山石垒成的矮墙,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藤,院里有两株上了年纪的龙眼树,几只公鸡悠闲地吃着食,几只老母鸡“咕咕”地叫着。房子的主人和他的老伴、儿子坐在门前的小木凳上,每人手里端着一碗粥,一家人正在吃午饭。

主人热情地招呼他,给他搬来一只小凳子。他坐下来,和主人聊起天来,“大爷,您老贵姓?”“姓夏。”话没说几句,地上装鸡食的一个小碗引起他的注意。凭着多年对瓷器的研究,他觉得那个小碗有些年纪了,便若无其事地上前几步,拿起小碗看了看,这一看不打紧,任小格差点惊叫起来……

“是清代的吧?”任小格问父亲。任大川摇了摇头,“是明初期的。”

“能卖什么价钱?”任小格脸上的亢奋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来。“按现在的行情,它的价格应在五万左右。你花了多少钱?”“二十元。”任小格喜形于色地说。

那天他问老夏,能不能把这个碗卖给他,老夏想也没想,说:“装鸡食的碗,喜欢就拿去。”

任小格还是给他留下了二十块钱。

第二天一大早,任大川把还在睡梦中的任小格叫醒,说:“我们再去一趟山里。”“干吗?”任小格揉着惺忪的眼睛问。“我想老人家那里八成还有古董。”任大川说。任小格想想也是,这么老的古董他们都拿来装鸡食,家里说不定还有古椅古镜什么的。

快到老夏家时,任小格说:“爸,你还是自己去吧。”任大川不解地看着儿子。任小格见父亲一脸的疑惑,就说老夏他们若知道当初他买走的小碗是价值不菲的古董,可能父子俩就走不出这村子了。

“为啥?”

“穷山恶水出刁民呀。”

任大川想想也是,就让任小格在山下等他,按照任小格的指点,他独自去了老夏家。走进院子,任大川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正在给鸡喂食,他想那应该就是老夏。

任大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落在装鸡食的碗上。直觉告诉他,那是一只普通的小碗,但那些搅拌的谷糠已把碗弄得面目全非。任大川还是想亲眼看看,亲手去摸摸这个碗,如果错过了一件宝物那就可惜了。

任大川拿起那碗,一看底部,知道它没什么价值。正想把碗放回地上,一个公鸡见他夺去了它们的午饭,扑闪着翅膀朝他扑了过来,老夏见了大喝一声。不知任大川是被凶恶的鸡吓着了,还是听了老夏的喝声,碗“啪”地掉到地上摔开了花。

对于突然发生的一切,老夏显然意料不到。他看了眼任大川,略带责备地说:“怎么把碗摔坏了。”看着分成几块的小碗,任大川急忙说道:“大伯,碗摔坏了,我赔你。”

“赔,赔……”老夏磕磕巴巴地说,“你赔多少?”

任大川看着老夏,说:“你说值多少呢?”

“你是城里的?住在什么地方?”老夏问道。

“老大爷您就放心吧,我不会跑的。您说赔多少钱吧。”任大川急于脱身,连忙问道。

老夏伸出两个手指:“两,两……”

“两千,好,就给你两千。”任大川给老夏丢下两千块钱,没再说什么就走了。

几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天,任大川一早就到古董市场去了,转了大半天,听说不久前拍卖市场上明青花瓷器的拍卖品已经到了十几万元。家里的那个小碗价格肯定比以前又翻了几番,而且还有看涨的势头。他兴奋地往家走,在市场的一个出口,忽然看到一个身影,好像是在哪里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甲]到了家门口,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禁一愣,“原来是他?会不会是来讨要那明青花瓷小碗?”任大川连忙走进屋,发现任小格正在把玩那件从山里淘来的明青花瓷器,连忙叫任小格把那小碗藏起来。

“爸,出什么事了?”

这时,门“笃笃”地响了几下,任大川打开门,眼前的人果然是山里的老夏。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任大川顿时紧张起来。

“我找了你好长时间了。刚才在市场上路过,真凑巧,见个人像你,就一路跟过来了,没想到还真是你,哈哈……”

任大川把老夏请进客厅。老夏到屋里,从内衣兜子里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解开层层的包裹,拿出两千块钱,递给任大川,说:“当初那个喂鸡的碗摔了,我讹了你两千块,那时实在没办法,孩子他妈得了急病,要住院,一时筹不到钱,我就动了这个邪念,真是对不起。”

[乙]任大川不禁一愣,“不,这是你应该得的。”边说边把钱往老夏身上推。老夏摇了摇头:“那只碗是我从圩上买的,只值五毛钱。”“我知道这个碗不值钱。”任大川看着老夏说,他把任小格拉到跟前,“真对不起,这是我儿子,他此前买你的一只碗是古董,只给了你二十块钱,他骗了你。这钱就当是给你老人家的补偿吧。”

老夏摇了摇头:“愿买愿卖。再说了,宝物只跟有缘人。”老夏说完,把两千块钱放到桌子上,就匆匆离开了。

任大川父子急忙追出去,任他俩怎么叫喊,老夏头也不回。看着老人的背影,任大川的眼里涌出愧疚的泪水。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1.小说第二段中加波浪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甲]到了家门口,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禁一愣

[乙]任大川不禁一愣,“不,这是你应该得的。”

(甲、乙两句中加点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3.小说中的老夏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还是一位值得称道的人物?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以任大川父子追赶、叫喊、流泪为结尾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

 

查看答案

(题文)从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

(1)有人评价:《水浒传》是一曲“忠义”英雄的悲歌。请选择《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结合其经历对这句话加以理解印证。

(2)有人说“挫折的苦味暗含成长的滋味”,请你从以下三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并结合人物经历解释这一说法。

备选人物: A.《草房子》中的细马                  B.《简·爱》中的简·爱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往事耳        ______         (2)众人,又不受之人        ______

(3)宾客意舒      ______         (4)欲大义于天下            ______

(5)汉室倾        ______         (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作品。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杨绛是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

B.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无常》一文对“正人君子”给予了辛辣的嘲讽;《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叙了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C.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俄国作家契诃夫也擅长写短篇小说。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胖子和瘦子》都是他的代表作。

D. “知识就是力量”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培根的至理名言,他的《培根随笔》说理透彻,有许多隽永的警句。而《傅雷家书》是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右手秉遗穗, 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2)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3)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戍边将士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绿树青山下,孟浩然与故人“____________”,是举杯对酌、闲谈农事的惬意;簌簌枣花里,苏轼的一句“______________”,飘散着果蔬清新的气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