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高适的《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①》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黄鸟②翩翩杨柳垂,春风...

阅读高适的《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注】①卫县:今河南省浚县西南。李宷:诗人的朋友,曾经担任卫县少府。②黄鸟:黄莺。③论交:论说交谊。④汶水:与后句的梁山都在今山东省泰安县附近。⑤乘兴: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⑥凄(qī)其:寒冷的样子。这里指情绪凄伤。

1.这首诗以“         ”字贯穿全诗。

2.体会“云开汶水孤帆远”中“远”字的妙处。

3.本诗中融合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你任选其中一种,加以分析。

 

1.悲 2.不仅表现诗人极力眺望友人“孤帆”远去的神态,而且还曲折传达出此时诗人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正因为山长水远,见面无由而产生的巨大怅惘和迷茫,从而在主观上产生一种遥远之感。 3.示例: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或以景衬情等)。以明媚的春景来衬托这种内心的“悲愁”,更反衬出内心“愁”怨之深。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眼的提取能力。此诗艺术技巧上,锤炼动词、形容词的功夫很高。“垂”、“悲”、“怨”、“惊”、“远”、“迟”等字,锤炼精湛。但唯有“悲”字统率全篇的思想感情。答此题要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了解全诗的内容,这是作答的关键。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人的炼字功夫的把握。首先要理解诗句,“云开汶水孤帆远”:汶水云开孤帆远去。一个“远”字,不仅表现诗人极力眺望友人“孤帆”远去的神态,而且还曲折传达出此时诗人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全篇诗歌所表达的主旨。还要一定要答出人物的心理或思想感情。 3.试题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要抓住具体诗句来分析。如首联“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愁”,诗人选取最能表现春天时令的“翩翩黄鸟”、低垂的杨柳、和煦的春风,勾勒一幅明丽的春景图。友人离别,凄楚可知,而诗人却以明媚的春景来衬托这种内心的“悲愁”,更反衬出内心“愁”怨之深。因为大自然的美,只有心情愉快才能欣赏,而现在与知交分离在即,不能共同来享受这良辰美景,内心不能不倍感“悲”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字谜是汉字的一道风景线。请按照示例的思路,任选一条谜语,写出谜底。

示例  谜面: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解谜:“何可废也”意思是“何”字的“可”废掉,“以羊易之”就是换上“羊”字。

谜底:佯。

A. 谜面:他去也,怎把心放。      B. 谜面: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选______谜底:_________

⑵辨汉字,知故事。下列汉字都曾与一个故事有关,你知道吗?请选择其中之一,把与之

相关的故事简要概述一下。

字例:阔、绿、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是有同学在默写时常将“烽”写成“峰”,请结合汉字的构造方法,对这两个字加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作者)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保尔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____________, 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段文字,完成填空。

圣经这门课,神甫总是给保尔打满分。新约、旧约和所有的祈祷词,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上帝哪一天创造了什么,他也都记得一清二楚。保尔打定主意,要向瓦西里神甫问个明白。等到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甫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手来,得到允许以后,他站起来说:“神甫,为什么高年级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

他刚说到这里,就被瓦西里神甫的尖叫声打断了:“混帐东西,你胡说什么?圣经课你是怎么学的?”

保尔还没有来得及分辩,神甫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之后,保尔已经鼻青脸肿,吓得半死,被神甫推到走廊上去了。……

请结合名著内容,对保尔和神甫的人物特点作出评价。

保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⑤古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很多诗句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杜甫《望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王安石《登飞来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我们国家抵制不了韩国安装萨德,难道我们还抵制不了韩货吗?

B. 随着兵马俑在沉寂24年之后的再次挖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C. 有“工匠精神”的人,会隔绝来自外界的纷扰,为技艺的发展和传承奉献毕生精力和才智。

D. 当晨曦初现的时候,我站在操场上俯瞰火红的天际,心中所有的不快立即烟消云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下山的路上,不知是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B. 她问:“你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 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从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字作伴。

D. 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