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①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

注释: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帝:指宋太祖赵匡胤。尝欲除:封授。卒可:同意。雨骤至:突然。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帝素嫌其人/素湍绿潭    B. 良久不去 /乃记之而去

C. 普力请与之/念无与为乐者    D. 普因言 / 罔不因势象形

3.4.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5.6.选文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1.2.B 3.4.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 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 5.6.①劝说皇帝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②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 【解析】选自《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年代:清 参考译文: 赵普单独担任宰相总共十年,处事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曾经想要授予某人担任某个官职,皇帝不任用;第二天,又上奏此事,(帝)仍然不任用;第三天,还是上奏此事。皇帝发怒,撕裂奏折扔之于地上,赵普面色如故,慢慢拾起奏折回去,粘补缝合,又像以前一样上奏。皇帝醒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那个由赵普举荐的人)果然以胜任本职工作著称。又有立了功劳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赵普竭力请求(皇帝)给予升迁,皇帝发怒说:“我不同意(他)升官,想怎么样?”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与奖赏啊,哪里能够因为喜爱或讨厌而独断!”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有一天,皇帝大宴群臣,雨忽然下起来了,很久都没有停,皇帝脸上就有了怒意,群臣侍从都很震惊恐慌。赵普于是说:“民间的老百姓正在企盼降雨,(这雨)对我们的宴会能有多大的损害呢!不过就是淋湿了这些帐子衣服等物件,而百姓得到雨露甘霖,都很高兴欢喜,应该说雨来得正是时候,恳请皇上下旨让乐官在雨中演奏。”(听了赵普的话)皇帝龙颜大悦,一直到宴会终止。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素”意思分别是“向来、一向”和“白色”;B项“去”意思都是“离开”;C项“与”意思分别是“给”和“和”;D项“因”意思分别是“于是”和“就着”。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得到雨露甘霖,都很高兴欢喜,应该说雨来得正是时候,恳请皇上下旨让乐官在雨中演奏。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这句话表现了赵普劝说皇帝以国事为重,公正刑赏;“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这句话表现了赵普劝说皇帝要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内文言文阅读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遂用猖獗

如是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下面对所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查看答案

按照划横线的句子,仿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爱心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B. 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

C.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 我们青少年要防止网络上反动、腐朽、不健康的内容不对自己精神造成侵蚀,树立与之斗争的信念与决心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只有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能有所成就

B. 开卷有益当成人生信条,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定是不错的

C. 方舟子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格物致知,通过写文章和出书向大众普及科技知识

D. 这些肖像画,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有的是笔墨线条都清晰可见的素描。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______的眼色。

(2)我父亲脸色早已shà bái______ ,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3)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ɡ dǎo  zhé ______________。 

(4)这位yán xínɡ xiānɡ ɡù __________ 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