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阅读 散 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

课内阅读                     

散 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

2..第二段中对“我”这个人物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4.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2.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3.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4.这里的责任指的是作为一家之主,是家里的顶梁柱,身上肩负的责任很重.不仅为人父要做到父亲养育孩子,维持家庭的重任.作为已经成年的儿子,也要肩负起赡仰老人的重任.这是典型的中年人所面对的尴尬,虽然作为中间的维持力量很辛苦也很吃力,但是每个人都有经历这一刻的时候.(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从文中筛选出答案。文章在第二段交代了分歧的产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然后写了分歧的产生与解决,段末写道: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由此可得出本题的答案。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类型的判断。第二段主要写了分歧的发生以及我的解决过程,主要对我进行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本文是以散步发生的事,来表现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表现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的美德。结合这一主旨来理解,句子是说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而儿子又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所以说是一个“世界”。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只要认真研读文章,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说说自己对责任的理解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yùn,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不亦乎        (2)温而知新       (3)吾日三吾身       (4)不逾矩

2.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查看答案

古诗词鉴赏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峨眉山月歌》作者是___________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有朋自远方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无数文人墨客们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

(2)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

 

查看答案

(题文)《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___,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在这部散文集中,我所熟悉的篇目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① 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李益在受降城上,听着“__________________”,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②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子罕》

③《<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