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 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 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昌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邓?'’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节选自《晏子使楚》)

【乙】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扰百兽之畏虎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

【注】①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 ②江乙: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群臣

其实味不同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3.用“ /'”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4.联系文中内容分析甲乙两文在说理方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1.(1)没有谁(或没有一个)(2)它们的果实 2.(1)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2)看看百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 3.今/王 之 地 /方 五 千 里 4.都运用类比来说理。 甲文中晏子把齐国人比为橘,人楚国的齐人比为积,巧妙的说明了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盗。 乙文中用寓言故事中的狐狸借助虎威来类比昭奚恤借助荆宣王造势,巧妙的说明了北方其实怕的是宣王的军队。 【解析】甲:选自《晏子春秋》 作者:晏婴 年代:春秋 乙: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甲:晏子到了,楚王赏赐给晏子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什么国家的人?”(近侍)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乙: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敢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臣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其实”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在这里是“它们的果实”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使”“善”“观”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今”是句子的状语,它的后面要停顿;“王之地”是句子的主语,“方五千里”是句子的谓语,它们之间要停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

(乙)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①,玉垒②浮云变古今。

北极③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④莫相侵。

可怜后主⑤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⑥。

注释:①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②玉垒,山名。 ③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④寇盗,指吐蕃。 ⑤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⑥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这里代指此诗。

1.乙诗中“花近高楼伤客心”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何作用?

2.甲乙两首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点?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盐海中学举行以关注发展,建我盐城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阅读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1.【建设现代盐城·关注高架建设】请为下面的消息拟标题,不超过15个字。

5月13日凌晨130左右,随着青年路高架通榆河大桥中跨左幅混凝土的浇筑到位,桥中跨左右两幅全部合龙。盐城晚报记者从施工方了解到,大桥合龙标志着这座桥已经全面贯通,这也为市区内环高架年底的顺利通车奠定了重要基础。

青年路高架通榆河大桥全长240米、桥主跨110米,是整个内环高架快速路网二期工程中主跨最大的一座桥梁。青年路高架通榆河大桥属青年路Q2标实施范畴,是青年路高架的最重要节点,由中交建设第三航务局承建,中跨对称浇筑,共有74个节块。目前,已建成的大桥主体无论内在质量,还是线形、外观都完全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目前大桥已经进入开始桥面系统施工环节。

2.【建设厚德盐城·预约参观场馆】学校团委准备组织初二年级团员在下周六上午参观盐城好人馆,因前往参观的单位较多,需提前了解情况,进行预约。团委安排你打电话和好人馆负责人邵成云联系,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涉及学校及人名的用××代替)

3.【建设平安盐城·安排禁毒讲座】学校邀请有关专家6月7日下午二节课下在学校礼堂为初一学生开设讲座,宣传禁毒知识。请你代学校政教处拟一则会议通知。

 

 

查看答案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修建过长城。 根据你的积累,回答问题。

(1) 明长城东起______,西至______   

(2)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成语或一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都德的《最后一课》,刻画小弗朗士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行的,揭示了小弗朗士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复杂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B. 陆定一的 《老山界》这篇课文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文章脉络显得十分清晰,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C. 朱自清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背影》这篇文章,父子之间深深的爱倾注在“背影”上。

D. 《父母的心》是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但父亲始终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满志了一会。

B. 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蔚为壮观。

C.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 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