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文言文阅读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2)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至,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特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太丘舍______②思而不学则______事讫______④先一日______

2.划分句子停顿(1处):

有 童 儿 数 百 各 骑 竹 马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尊君在不?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使君何日当还?

D.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闻使君至,喜,故来奉迎。

5.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呢?

 

1.①离开②疑惑③等到④约定 2.有 童 儿 数 百 /各 骑 竹 马 3.C 4.①友人很惭愧,走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②听说使君您来了,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5.做人要讲信用,有礼貌,为儿童做出表率,言行一致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离开”。如“期”是一词多义。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语句的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注意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此题是主谓分开。 3.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引”“顾”“奉迎”的理解。 4.A.不,通“否”;B.说,通“悦”;D.有,通“又”,故选C。 5.本题所讲的故事,需要知道人物,人物怎么做的,结果是什么,然后连缀成一句话。得到的教训需要从文章中的主旨或某一部分得到生活中的某些教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释】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的景象。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遥怜故园菊,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B. 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 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出现的旱情是建国以来罕见的.

D.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

 

查看答案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______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典故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名称__________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