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和收获...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和收获。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

D.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A 【解析】试题分析:B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结构混乱。去掉“等配制而成的”。D关联词语使用错误。把“只要”改为“只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zhù)     丘壑(hè)     巧妙绝仑(lún)        锐不可当(dǎng)

B. 炽(zhì)热     翘(qiào)首   惟妙惟肖(xiāo)       眼花瞭(liáo)乱

C. 狼藉(jí)      遒劲(jìng)   自出心裁(cái)        殚(dān)精竭虑

D. 畸(qí)形      镌(juān)刻   络(luò)绎不绝        油光可签(jiàn)

 

查看答案

读下列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崔颢)

(3)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刘桢)

(5)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6)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其五)》陶渊明)

(7)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8)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9)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晏殊)

(10)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子》欧阳修)

 

查看答案

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初一生活中难忘的瞬间

题目二:有家真好,它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有朋友真好,他(她)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有音乐真好,它是我们精神的乐园;有梦想真好,它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请将“有___________真好”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完整的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不少于500。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二)阅读《雪后“吃春”》,完成下列小题。

雪后“吃春”

蒋子龙

春从哪儿来?一说是东风吹来,“风含和气满谷春”;一说是由鸭子的羽毛带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说是大雪送来,“飞雪迎春到”……我欣赏这最后一种说法。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冬天是白色的。雪给大人们带来希望,即“瑞雪兆丰年”,下雪就是“下粮食”、“下好运”,即便围在热炕上扯闲篇,心里也是踏实的、温暖的。大雪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给他们带来只有冬天才能玩的各种游戏和无尽的欢乐,甚至可以选一块地方把厚厚的积雪清理掉,撒上粮食,在粮食后面布好机关,因雪封大地而觅不到食的各色的鸟儿们,便会飞扑过来自投罗网。

雪是大自然的精神,是冬天的福音,滋补和呵护天地万物,洁净和拢住人们的灵魂。

这样的冬天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改变了,变得枯燥干冷,灰不溜秋。无雪的冬天让人们烦躁不安,甚至会拖累年节变得模糊、混沌。然而,就在我对下雪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收拾泳具准备去游泳馆,一开门陡然发现门外的世界大变了。

灰暗而拥挤的城市被层层叠叠的洁白所包裹,白得透彻,白得清亮,连被清洗过的空气都凉沁沁带着一股清香。高高低低的建筑、树木、线路、管道……城市能分出多少层横面,就有多少层洁白,足可称得上“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马路上积雪没脚面,人很少,车也很少,我的自行车在上面轧出了第一道辙印,破坏了雪的平整和宁静,既有些不忍,又有一种独享的快乐。自行车已无法再骑,只能推着它碾出嘎嘎的声响,一如心的欢快。

每天在游泳馆里的一个多小时,常常是我一天当中最轻松愉快的时候,大雪之后更有一种异样的兴奋。泳友们说的全是雪,脸上挂着雪花般的笑容。游泳完了我仍不想回家,要饱览这难得的雪景,便推着自行车拐进堆山公园,山上山下一片皑皑,纤尘不染。白雪同阳光相辉映,熠熠耀眼,天地间变得明亮而辉煌,原本冰凉的雪,却成了欢乐的温床,奇异而迷人。来山前赏雪的人很多,所有人在雪地上都变成了孩子,大家都想在未被踩踏过的白雪上留下自己的脚印,都想摸一摸雪或将雪攥成雪球。

我绕到山的背后,人却很少,只有一老者在山坡上弯腰寻觅着什么东西。我以为他掉了钥匙或手机之类的物件,白雪上落黑物,应该很容易找到,便上前帮忙寻找,他却提醒我道:

“小心别踩了!”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在一块石头下面,洁白的一层薄雪上面托着两片翠绿的嫩叶,水灵灵、肉嘟嘟,格外喜人,真是“动人春色无须多”。老者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扒开雪层,将这棵神奇的小植物拔出来,十分珍爱地托在掌心上,比一根手指长不了多少,大小一共4片叶。我大为惊奇:“这是草啊还是菜?这么冷的时候还能钻芽长叶?”

老者一笑,甚为得意:“对了,它稀贵就稀贵在最冷的时候冒头,喜欢长在石缝里、断崖下,或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平时紧贴着地皮,一下雪就支棱起来,好像给春天报信。”

“好一个春嫩不惧寒!”

“你如果拿它当草,那也是仙草,实际上它是一种野菜,土名叫‘吃春’。”

“吃春?”我咂摸着老者话里的韵味,吃到它就等于吃到春天了?还是春天想吃它才乘雪来到人间?这正应了古人的名句:“春色先从草际归”。有了这样一场雪,春天就开始发芽,渐渐会变得芬芳。这样的春,才是新春;年,也才称得上是新年。

老者掰了两片“吃春”的嫩叶递给我,我放进嘴里慢慢品尝,微甜、多汁,后味还有一丝淡淡的清香。老先生告诉我,明天早晨来可能会多找到几株钻出雪层的“吃春”。于是我们约定,明早继续到这儿来“吃春”,然后分头下山。

我走到堆山的东侧,从远处东湖的湖面上传来阵阵喧闹声,冬泳者把靠近码头的坚冰砸破,清理出一块十几米见方的水面。一半裸老头儿站在码头的高台上,做英勇就义状,振臂高呼口号,然后纵身跳入水中,轰然激起一阵大笑。其他人也纷纷仿效,呼喊着各种各样的口号跃入水中。破冰垂钓者则远离嘻嘻哈哈的冬泳者和看热闹的人,在湖的深处星星点点布开阵势,像白棋盘上的黑子一样均匀。

我推车走出堆山公园。市区主要大道上洒了盐水,被汽车轮子反复轧过之后如同新翻过的土地,雪花洗净了车轮自己却变黑了,雪泥堆出了一道道垄沟。街道上车多人多,碰撞的多,摔跤的多,却很少生气吵架的。挨摔的人乐乐呵呵,看摔跤的人也乐乐呵呵。一场大雪,居然使紧张、烦躁、牢骚满腹、火气旺盛的城里人变得和善了。人们一旦取得了跟大自然的和谐,就会感到幸运和快乐。未春先有思,人们的心里已经有了春意。

也许是为了保存这场难得的大雪,雪后气温一直很低,把松散的雪花变成坚固的整体,抗拒着来自外力的摧残和阳光的溶化。在城里的背阴处和人们较少踩踏的地方,仍然保留着一层光滑结实的残雪,记录着天地间曾经有过的洁白。

并以此迎接热热闹闹的新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撒上粮食,在粮食后面布好机关,因雪封大地而觅不到食的各色的鸟儿们,便会飞扑过来自投罗网。

(2)山上山下一片皑皑,纤尘不染

2.文章描绘了一幅幅雪后的生活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个场景。

3.品味下面描写“吃春”的句子,说说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它稀贵就稀贵在最冷的时候冒头,喜欢长在石缝里、断崖下,或不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平时紧贴着地皮,一下雪就支棱起来,好像给春天报信。

4.文章标题“雪后‘吃春’”具有哪些含义?

5.作者认为大雪“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给他们带来只有冬天才能玩的各种游戏和无尽的欢乐”。你在生活中,也一定玩过各种雪地游戏。请你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