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1.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2.这则新闻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3.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

 

1.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及记者姓名。 2.导语交代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时间和爆炸造成的严重后果。 3.因为阿波罗飞船的爆炸是在发射台上,并没有升空;而“挑战者”号是升空后在空间爆炸的,所以说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电头的辨析以及理解能力。电头表明新闻稿的发出单位,显示消息的“身份”,以此承担发表新闻作品的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是这篇新闻的电头,交代了发报的通讯社和记者姓名以及发报的具体时间。 2.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新闻结构的掌握情况。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是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时间和后果。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新闻的整体内容,再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强调爆炸的地点是在发射台,而“挑战者”是“升空后”爆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默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题目。

与朱元思书

南朝 梁·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B. 猿鸟乱鸣   乱鸣:此起彼伏地鸣叫。

C. 急湍甚箭   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D. 皆生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郁的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

B.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

C.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非亭午夜分

D. 负势竞上                横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一静一动。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

D. 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4.翻译下面句子。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将加快植树造林的步伐,使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

B. 共享单车的出现,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C.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D. 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厂子是靠大家当年白手起家发展起来的。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因为有他殚精竭虑地研究,我国在防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终于引起国际上广泛的注意。

D.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兴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门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潇洒    凌空    畸形    眼花潦乱    B. 泻气    诘责    桅杆    为富不人

C. 骤雨    吹吁    荧光    和颜悦色    D. 紧绷    滞留    愚钝    正襟危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