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B.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感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C.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D项运用恰当。A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B项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C项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       扶夜       工匠精神        根深蒂固

B. 栈桥       睿智       轻而易举        格物至知

C. 发窘       狡黠       浮想联翩        不求甚解

D. 伦理       繁衍       趋之若骛        味同嚼蜡

 

查看答案

(题文)(16届新疆乌鲁木齐第九十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xián)默   (bèng)发   (pǔ)     (jīn)津有味

B. (háo)    (kuì)退   (tǎn)忑     (yū)短叹

C. (bǔ)育     (jié)问    (gāo)     (xiē)斯底里

D. (kàng)奋   (chuò)泣  哑(yīn)     随声附(hè)

 

查看答案

圣栎胭脂虫

    五月,我耐心地观察朝阳的圣栎树或绿橡树的细枝,再去走访一些叫灌栎的植物。我将会在圣栎上发现一些黑得发亮、像小豌豆般的小虫,它就是胭脂虫,一种比较奇怪的昆虫。

    它真的是昆虫吗?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的人,根本想不到它是一种昆虫,而会把它当成一种浆果,一种黑色的醋栗。尤其是用牙一咬,小球就会爆开,流出略带苦味的甜汁,就更容易让人把它当成果子了。

    这种味道不错的果子是一种动物,肯定地说,这是一种昆虫。我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对它的头、胸、腹和腿。它根本就没有头,也没有胸、腹和腿,它就像是一颗大珍珠,和用煤玉做的普通珍珠别无二致,像光滑的象牙那么平滑。

    它的底部与树枝接触,显得有些扁平,虽然没有它的背部那么光滑,但依然是光秃秃的一片。胭脂虫似乎并不需要什么支撑,它们好像天生就是粘在树上的。

    小球接触树枝的那一面,我发现一条宽宽的凹纹,它占据了多半个圆面。在凹纹的底端边缘有一条狭长的裂口,就像扣眼似的。就是通过这个唯一的裂口,胭脂虫才得以与外面接触。这条裂缝有多种用途,首先它是作为涌出糖浆的泉眼。我摘了几枝有胭脂虫的圣栎树枝,并将树枝的截断面浸泡在水里,以此来使树枝保鲜。不久,我就看到有一种无色的透明黏液从裂口处渗出来,两天之后,黏液便积成了一个跟胭脂虫肚子同样大小的水滴,当水滴足够重了,它就滴了下来。接着,第二个水滴又很快地形成,泉眼就这样不断地滴出水来。我用小手指蘸了一点儿,味道真是棒极了,就如同蜜一般。要是我们能大量饲养这种昆虫的话,那我们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宝贵的糖厂,随时都可以

收获它们的富裕产品。不过,还是让别人尽情去开发吧。

    别人是谁呢?它们就是耐心的收获者——蚂蚁。与蚜虫相比,胭脂虫可是慷慨多了,蚂蚁们总会蜂拥而至。蚜虫对自己的精美食物可是小气得很,你需要长时间在它那胖胖的肚子上搔痒,才能从它们的触角尖上得到一小口糖浆。胭脂虫可就大方得多,无论何时,无论是谁,只要你想喝它的蜜糖,它就让你喝个痛快。就这样,胭脂虫无私地将自己的美味赠送给那些需要的人。

    六月份马上过去,糖浆最近不往外渗出了,蚂蚁们也就不到这里来采集了。一切都表明胭脂虫的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可是,从它的表面看不到任何的异常,仍然和往常一样,是一个乌黑发亮的小球。我拿一把小刀,将这个乌黑的小球与肥大底座相对的顶盖用力破开。

    小球里是白色和红色混合成的干粉。放在放大镜下,所见的情景真是令人震惊。干粉在骚动,它活了。如此多的数目要想数清楚,那可是骇人听闻的。白色的是尚未孵化的卵,六月底,这样的卵已为数不多。其他颜色的干粉是活动的小昆虫,它们呈浅棕红色或橘黄色。其中又以白色素最多,那是一堆蜕下的卵壳。

    小球被一层横隔膜隔成上下两层。这层隔膜是由干燥的雌胭脂虫的尸骨组成。胭脂虫自身的东西并不多,只有一层容易破碎的皮。除此之外,盒子里的东西都是属于卵的。幼儿居住的上层,比底层要好。

当出发的日子来到,由卵孵出的小胭脂虫从下层很容易出去,因为底下有一扇门。那扇门就是那个扣眼形的裂口,它是敞开的,而且总是敞开得很大。可是,要是从上层出去,小胭脂虫该怎么做呢?小胭脂虫绝对不可能将那层膜挖破的,因为它太虚弱、太瘦小。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有一个圆形的天窗位于隔膜正中央。下层的居民可以直接从扣眼形的门出去,而上层的居民可以从圆形的天窗下来。胭脂虫母亲想得真是无比周到。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文中圣栎胭脂虫的外表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文章写蚂蚁采集糖浆时,为什么还要提到蚜虫?

3.文章说圣栎胭脂虫与树枝接触处的裂缝“有多种用途”,请你概括出裂缝的两种用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校园里,你若懂得付出,会获得美好的友情;在家庭里,你若懂得感恩,会获得满满的亲情;在自然里,你若懂得感悟,会获得生命的启示……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有哪些人或哪些事触动过你的情怀,让你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呢?

请结合自我经历与感悟,以“在____里获得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你从“校园/友情,家庭/亲情,自然/启示”三组词语中选择一组,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及姓名;(4)详略得当,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木棉情怀  佚名

    ①初次听说木棉是在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其中的名句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把傲岸挺拔的橡树和开着红艳花朵的木棉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表达出一种独立平等、互相依助、坚贞热烈的崭新的爱情观。自此,我对木棉有了好感。

    ②初见木棉是在我初来广州时,当时是木棉花飘落的季节,我在街道边见到满地散落着硕大的红艳的花朵。我倾心于那夺目的红,抬头望去,惊讶地发现一株挺直高耸的大树,树干粗壮直立,长长的枝条,白白的树皮,枝杈还零星挂着红色花朵,树上没有绿叶,红色的花朵和褐色的树皮形成鲜明的对比。只一眼,我就被这种同时拥有娇艳和伟岸的树种所折服。大多数植物,能有挺拔高耸树干的,往往没有美丽的花朵;有美丽花朵的,树枝大多弱不禁风。独有木棉,卓然冠群。

    ③木棉花开,或独自傲放,或七团八簇。它们高处临风,枝头含笑,光彩四溢,像一团熊烧的烈火,像天边的绯霞,像姑娘的笑脸。木棉花开,美丽,鲜艳,纯粹,高洁。没有一丁点的绿,只有略带沧桑的褐色树皮陪伴着一树火红,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岁月痕迹。我喜欢这样红绿分明的直爽,花是花,叶是叶,没有缠杂。原来红花不配绿叶也会妩媚动人,看来容颜无须掩饰,表情无须做作,人世间也会拥有一份真诚简单和纯洁美丽。

    ④木棉花落,我看见有人在树下拾捡掉落的花朵,上前去问,才知是捡去煲汤。我没吃过,也不相信会很美味。许多好看的东西都不好吃。也许因为某种心理,我希望它不好吃,总觉得它有那么美就够了。

    ⑤再后来,我知道了木棉的身世:原产地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又名攀枝花,落叶大乔木,通常在三、四月份开花。木棉树冠总是高出周围的树群,木棉奋发向上,鲜艳似火,木棉花被人一们誉为英雄花。

    ⑥“英雄花”有一个传说。相传远古时,有一位黎族青年,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他多次率领黎族部落击退外敌的入侵,屡立战功,后来由于内部奸细背叛,他被敌人捆绑在一株大树下,被酷刑拷打,鲜血染红整棵树,他牺牲时还保持屹立之势。第二天,他的身躯化为一株木棉树,鲜血染红的木棉树开出朵朵红艳艳的花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木棉树称为“英雄树”,把木棉花称为“英雄花”。

    ⑦宋代杨万里《三月一十雨寒》诗云“姚黄魏紫⑴”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可见在南国,木棉已经赛过牡丹了。而今,木棉花已是广州市的市花。

    ⑧木棉是值得人喜爱的。不必说那一树红花,灿若云霞,令人心生爱意,单是那伟岸挺直的铁干虬枝,巍然高耸,就使人肃然起敬。木棉不只是树形漂亮、外观悦目,而且木棉树干还是优质的木材,开过的木棉花朵可以用来煲汤入药。噢,木棉懂思源感恩,把最火红的赤子情和女儿娇献给大地,它不仅有英雄的气概,更有一腔济世的情怀啊!

    ⑨木棉实在是值得人喜爱的。“丹心何惧摧花雨,一枝红霞火欲燃”,一株木棉,坚强独立,不惧寒风酷暑,不惧孤独寂寞,展现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格魅力。“花开红似火,万里唤春风”,一丛木棉,互相依存,默默扶持,与蓝天碧草交相辉映,展现了一种撼人心魄的、坚强的、协调的、团结的力量。

    ⑩木棉,南国的花魁,我为你骄傲!

    注:①姚黄、魏紫: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

1.本文以木棉为线索,写作思路可以用下面的短语来概括,请参照第一个空格,在另外两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初识  木棉一____木棉一____木棉

2.文中第④段写道“也许因为某种心理,我希望它不好吃”,根据前后文,你认为“某种心理”是什么心理?

3.文中第③段写道“木棉花开……高处临风,枝头含笑,光彩四溢,像一团熊烧的烈火,像天边的绯霞,像姑娘的笑脸。”请你具体赏析这个句子。

4.本文引用舒婷和杨万里的诗句各有什么作用?

5.木棉花作为广州市的市花,请你从本文中找出理由并分点作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