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请以“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

作文

请以“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倾听内心的声音 成长是令人苦恼的,我们要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挫折。但成长又是令人喜悦的,因为我们可以摆脱父母的束缚,从此自由选择,父母不会再似从前般管教我们。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呢? 是能力?是快乐?还是正确面对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做错了时,会不会选择欺骗父母呢?还是坦白地告诉父母,我错了,我做错了。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人要有理想,并且要为此努力奋斗。我努力遵从他们的意愿,我树立理想,我为之奋斗。可是后来我发现,我树立的理想太远大了,凭借我的能力,我根本就实现不了。于是,我问自己,这是你的理想吗?这真的是你内心所树立的理想吗?不,不是这样的,这根本就不是我的理想,我内心所渴望的并不是它,绝对不是这样的! 我错了,我不该这样,我还小,这样的理想我根本就实现不了,我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忘掉这个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干自己该干的事,不要盲目听从父母,要有自己的主见。没错,就是这样的。 那年我9岁,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争取考到全班前十位。单元检测,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浏览了试卷,看起来不是很难,加油,仔细答题!老师把每道题的题意都讲了一遍,我信心十足地开始了做题,但我的自信劲儿马上就消失了,因为有一道题目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我后来才知道这题目是排序的。怎么办?不会做,造还是蒙。我傻傻地以为这可能是填空,结果等到试卷发了下来,我傻了眼,那道题我全错,扣了八分,再加上一些小错误,只考了八十几分。 失败乃成功之母。下次我会成功的,我开始了又一次的攀登,这一次,我考到了全班前五位,我成功了。当一个目标,实现了后,我开始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但我始终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要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有主见,不因别人而改变自己,为自己努力,才是做好的。别人的话并代表不了什么,只有自己内心的话和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本作文题目是“ 的声音”,里面有一个关键词语 “声音”,该题目可以理解为:声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理解可能更容易构思成文。补写的词语是作文材料的核心,这个词语补写得好,就为写好文章奠定了基础,因为要特别注意;可以写影响自己的人的“声音”,也可以写通过文章书籍影视作品中影响自己的“声音”,也可以是物的“声音”;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①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  

②“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美,但不能过,更不能变味。追求动态美更不能演变成:公共场所的喧嚣,极尽显露能事的夸张动作,声嘶力竭的吼叫,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资讯的有量无质。这都属于厚动薄静,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③守静能安。韩国的一项长期跟踪实验显示:长期身处节奏过快、喧嚣的环境,少年易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疾患,成年人逻辑推理能力会弱化,主管短期愉悦的细胞会更活跃。美国的脑科学研究也证实:长期守静有利于神经细胞轴突的延长,有利于信息在脑细胞中的存储、分辨、比较与联系,有利于提升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与决策力。这些恰恰应验了“水静极而形象明、心静极而智慧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等诸多中华古训。 

④守静以削冗举要。信息爆炸的当今,削冗力、举要力至关重要。此力不举,个人就无法从杂乱的海量信息中甄别出主信息与有效信息。此力足,主信息得以甄别,有效信息得以链接,创新性认知易得,大美之作可成。而削冗力、举要力、甄别力、链接力的提升无一不需要守静。万万不可因占有信息的过于求多而挤没了“思”的时间,车多而不管理堵路,信息多而不整理堵心,学而不思则罔。过多的信息缺乏整理,带来的只能是负效用。只有在“不窥牖,见天道”的守静中方能带来创新与突破。   

⑤守静以求“信息一致”。神经生物学进一步证实,注重整理信息使头脑中信息得以一致,不但有益于认知创新,而且有益于提升积极情绪占比。杨绛百岁时感言: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谁得“内在信息一致”之法,谁就得“真实幸福”之道。   

⑥守静而“无不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杨、叶两位大师因守静有了大为,并得人生之大乐。“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环境略显喧嚣时,多些静,或许更好。

(来源:2015-12-21《广州日报》 作者:倪志良)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中心论点?请简要概括。

2.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下面一则材料适合作为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我们每天步履匆匆、眉宇紧锁,每天忙于开会、加班和应酬,既无暇留恋路边的鲜花,也无法专心致志地读完一本书。忙、烦、累成为生活的常态,而慢、静、思则近乎奢侈。当我们意识到手机等电子设备对生活造成干扰却又无能为力,当我们厌烦于无效社交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推辞,当我们享受了物质的丰裕却难掩心力交瘁,其实正是向生命本真回归的时机。

 

查看答案

说明文阅读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匾额和匾额文化的前世今生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

⑤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研究员齐心说,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⑥但是现代社会,莫说寸土寸金的都市,连很多山野中的乡土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也都改成了楼房。在这种“水泥森林”中,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

⑦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

⑧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他坦言,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

⑨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正如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所说:“匾额的缺失,使它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不复存在。由此,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个可以依托的重要载体。”因此,匾额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

(选自2017年2月8日《光明日报》,作者:李韵,有删改)

1.如何理解匾额“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2.文章第①段提到了“天道酬勤”“同仁堂”“太和殿”等匾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了解了匾额的相关文化和知识,请你为自己的书房拟写匾文(4~6字),并简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二)

百合花开

宓(mì)月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地,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一瞬间,我觉得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应该给它。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连土一起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腾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环境,叶片舒展着,不用借助小木棒,就能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⑦到了九月,天气逐渐转凉,我又开始上学了,野百合也在一阵又一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着那一片片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这个球茎还可以吃。我舍不得吃掉球茎,我要父亲给我变出更多的百合花来。父亲依了我,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并作了记号。父亲说,来年春天它们又能长出嫩芽。

⑧那一年,我八岁。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冬天特别漫长,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颗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父亲笑了笑,牵着我出了门。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在父亲身边,我就是那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女孩儿。也许,是他给予我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行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选自《文苑 经典美文》2016年01期,略有删改)

1.在作者成长的路上,百合花给了他怎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三点。

2.赏析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提示:可以从“修辞”或“词语运用”任选一个角度分析)

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一瞬间,我觉得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应该给它。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

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文中第⑩段画横线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行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

4.题目“百合花开”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西湖游记》,完成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         ②寒暑易节,始一焉    

③与之使高丽           ④船倾覆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3.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性格特点。

4.【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笔墨,刻画奇特壮丽的沙漠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