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其差别是很有...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其差别是很有趣的:乐观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饼,悲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窟窿。

B.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时无重至,华不再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 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D. 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D.“大陆同胞”后面应用逗号,却用了顿号,搅乱了语义层次关系。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期武汉市政府正在大力加强廉租房、公租房建设,用这种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房价上涨的问题。

B. 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C.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和人性化服务。

D. 在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只有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包容互鉴的共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同住“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故此,世界各国在政治上建立    、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在经济上谋求开放创新、    的发展前景;在文化上促进和而不同、    的文明交流;在环境上构筑    、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各国携手打造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并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A. 包容互惠          兼收并蓄          平等相待          尊崇自然

B. 平等相待          兼收并蓄          尊崇自然          包容互惠

C. 包容互惠          平等相待          尊崇自然          兼收并蓄

D. 平等相待          包容互惠          兼收并蓄          尊崇自然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鹰隼(sǔn)   毕肖(xiāo)   弛骋   悲天悯人

B. 衣钵(bō)    诓骗(kuāng)  契约   抑扬顿挫

C. 膂力(lǚ)    思忖(cǔn)    荟萃   光怪陆离

D. 甬道(yǒng)  悲怆(chuàng) 憨直   蓬首垢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吟泽畔,投身汨罗;更有“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的佳话流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请以“守护心灵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刻碑名手

聂鑫森

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

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五十多个年头一眨眼就过去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一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否则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

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他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台阶撬开了,把门窗卸了,把楼梯拆了,把里面的字画等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三层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范玉成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

儿子说:“现在正是炎夏,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

范玉成答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选的是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了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应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

范玉成乘车赶到邻市的望江楼公园,在一间工作室里,找到儿子时,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

“爹,我正准备打电话哩。”

“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

儿子笑了:“知子莫若父啊。”

范玉戍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市长华声撰写的,还不错,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几个月前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可惜天不悯才啊。

再看一遍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不到五十岁,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有细细考察,就轻率地作了结论。

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

儿子急了:“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

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

“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儿我们退了!碑者,史也,是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

儿子不做声了。

顿了一阵,儿子说:“爹,您还没去望江楼吧,我陪您去。”范玉成一甩手,说:“不去!”

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的负责人找了采,当面说明了情况。

主任姓陈,很年轻,不到四十岁,大学中文系毕业。听完范玉成的话,说:“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

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代一定要改!”

范玉成呵呵地笑了。

“文章好改,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陈主任问。

“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这个功夫我还是有的。”

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父子俩走之前,认认真真地登上了望江楼,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骋目远望: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

范玉成对儿子说:“刻碑的人,责任重大,历史是不能作假的。否则,我不敢登上这

望江楼,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

儿子说:“爹,我会记在心里的,您放心。”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品以洗练的笔调叙述了范玉成的刻碑历程和精神世界,反映了追名逐利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担当精神的颂扬和浮躁世风的不满。

B. 范玉成艺高技精,所以能见人之所未见,敢发人之所未发,以犀利的眼光发现市长《重修望江楼记》的失实之处,并坚决要求更正。

C. 儿子对市长文章失实之处明哲保身、少管闲事的态度很有时代代表性,有力地反衬出范玉成认真负责、当仁不让的职业操守。

D. 范玉成在心里的算计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刻碑的整套工艺流程,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对儿子在刻石社准备工作的叙写。

2.本文中范玉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本文划线的内容在叙述范玉成的故事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品为什么以范玉成父子登临望江楼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